有傘有聚 市民逼爆夏慤村道別

有傘有聚 市民逼爆夏慤村道別

【本報訊】2014年最後一季,躁動又漫長;結集在夜裏我們高喊「香港人」,我們面對警棍不退讓,見證雨傘廣場、警黑合作、暗角打鑊,以及奮不顧身的我們。金鐘清場前最後一夜,有人開告別派對,有人忍淚收拾行裝,台上台下繼續路線之爭,夏慤道人山人海就像初相遇那一天,無處不在的「We will be back」,寓意雨傘運動絕非歷史曇花。
記者:張嘉雯 佘錦洪 馬志剛

留守者將寫滿真普選訴求的紙飛機拋入政總。易仰民攝

由退熱貼走到暖包,兩個多月,事前誰都沒想過走得這麼遠。是夜本來冷清的金鐘再回復舊貌,快餐店擠滿人,上洗手間要排隊,由天橋到防線,由海富到暗角,全部都變成拍攝景點,各式各樣的紀念品像年宵巿場一樣最後衝刺。留守在立法會的余先生和斷斷續續過夜的營友相聚,點算準備一起被捕者的數目,「個人嚟講,預咗有呢日,9.28我出來已經同屋企人講咗,我去佔中,唔使理我,唔使保釋,我預咗坐48個鐘」。
余先生在大專生罷課首日,已特意到中大支持,指這段日子以來,最看不過眼警察打人,「由頭至尾我未見過學生激烈行為,喺我心目中香港警察已經死咗,我𠵱家考慮緊聽日被捕,比起頭破血流呢樣好小兒科,好低成本,後生仔來日方長,唔好學俗世將勝敗睇得太簡單,我哋今次贏到無倫,係要想方法轉化呢種能量」。
每次龍和道衝擊都會走上前線保護學生的周先生,自學生衝入公民廣場開始留守,天亮前頂在添美道防線,是第一批用雨傘檔胡椒噴霧的巿民,難忘當日示威者在天橋上扔下傘子的一幕,最欣賞村民自律。最令周先生心傷是爆立法會玻璃事件,「帶隊嗰個唔好蒙面,爆唔緊要,我哋唔join係因為佢講唔到行動重點,令成件事畫上一個污點,俾人抹黑我哋係暴民。我哋金鐘人唔係左膠,胡椒同催淚彈都唔驚,我哋驚乜?但你要有理由」。曾捱棍打至頭破血流的他,過往一直關心社會,自言靠收租過活,佔領事件後更加了租,生活不愁,退場後希望到大商場「鳩嗚」,逼政府讓步。

添馬公園設危機輔導工作站

清場前夕,自修室終於停開,擠滿留影的巿民,學生哥亦四散各處,以相片留下回憶。中六生Miller自言是勇武派,兩次龍和道戰役都有參與其中,目擊警察打人,自己亦中椒,「咁樣我哋先有籌碼同政府傾,但𠵱家呢度變到得番空帳篷,大家都話唔再鍾意呢個地方,咁即係冇用」。對於運動發展至今,她直言有失望,感到「衰收尾」,「最唔捨得大家嘅心,咩都爭取唔到就要收,希望大家會繼續相信可以靠自己改變制度,我自己本身對政治冷感,但經過今次都了解多咗好多」。
一直受清拆威脅的大台,最終屹立至最後一夜。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上台呼籲,今日起在添馬公園有危機輔導工作站,一連三日,已獲康文署批准。警司亦已證實,添馬公園不是清場行動區。他希望能在清場後提供一個地方給有需要的人。在包圍政總行動中被捕的社民連副主席吳文遠也有上台發言,認為9.28見到香港人不再怕強權,但港人未來會面對更多打壓,不過「只要一齊,對方比你更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