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雨傘運動中,警察經常被指控濫用暴力,但我認為其對警隊形象的破壞,都不及12月1日包圍政總人士被驅散後,警員在金鐘天橋被拍到的那幅伸脷扮鬼臉照。警方暴力清場,即使所用武力不合比例,還能辯解說以清場目標為本,執行上要雷厲風行,但那小學雞的扮鬼臉,卻是心理失常的表現,反映背後心態不是執勤恢復社會秩序,而是純粹討厭抗爭者的情緒宣洩,鏡頭中影着那位公僕的鬼臉,是我見過最令人厭惡的容貌,敗盡警察形象。
互相競爭 容易變質
今次運動引起大眾對警察的敵視,也衍生為何正義化身會變成如此的討論,當中最多人引用參考的,是美國心理學家Philip Zimbardo的《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講述七十年代於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地下室的模擬監獄實驗,找來24名心地善良的學生,隨機分成兩組,分飾獄警與囚犯,模擬兩周的監獄生活。起初大家還抱持玩耍心態,但慢慢獄警變得越來越入戲,心理上把囚犯學生視為罪人而虐待他們,這樣做激起囚犯反抗,換來獄警更加投入的惡性循環,最後導致局面失控,實驗提早完結。
獄警學生的失常被視為出於穿上制服及太陽眼鏡後產生的權威感,加上整個模擬環境的真實性及囚犯學生的激烈反抗,讓他們心態產生異變,淪為罔顧人命的壞人。路西法效應所帶出的核心思想是:好人突然變壞,很大程度上源於環境及制度安排及轉變。
我清楚記得有位舊同事曾跟我真情對話,她先前在一間跨國護膚美容集團工作,那間公司以旗下不同品牌隊伍勾心鬥角互爭資源聞名:「嗰時條條team互爭上位,上面啲阿姐鬥來鬥去,好多辦公室政治,我嗰時返工前照一照鏡,會好憎自己,成日自己匿埋喊。而家嚟咗你條team,大家互相幫助,開心好多,覺得自己都靚咗。」
有人說,每個辦公室總有一些賤人。作為管理人,我覺得賤人的出現,某程度上也與上司所建立的工作環境有關。不同環境設計,可以勾出人性的陰暗面,也能激發人性的光明面。管理學有兩大門派,其一相信競爭,鼓勵公司內部互拼,從競爭帶出進步。另一種講求和諧協作,但問題是太安穩的工作環境,或會讓員工不思進取。我是後者的信徒。
態度散漫 上司有責
以競爭激發員工潛力有其道理,但就我過往所見,鼓吹互鬥文化往往淪為非實力較量,最後變成內部互搞小動作放毒箭,對公司產生最嚴重的破壞——內耗。反之鼓勵協作,在非緊張狀態下個別員工可能變得懶散,卻為正常同事提供一個更友善更快樂工作環境,讓他們更投入工作。在互助互勉下,也更能達至工作上的協同效應。至於散漫問題,我覺得上司也有責任。我相信沒有人喜歡一事無成,員工懶散是因為他們看不到自己工作的價值,以及得不到別人的認同。上司的工作是讓下屬明白各個崗位協作下整間公司所能衍生的社會價值,為每項工作賦予一份意義,並不時鼓勵及肯定員工。我認為沒有人天生喜歡做賤人,上司有責任建立一個避免賤人滋生的工作環境。
路西法效應的另一啟示是,做不做賤人,其實大家也有選擇權。若發現工作環境讓妳無可避免變賤,妳可以選擇離開。世界很大,職場廣闊,肯做總能找到一片天。要我為求仕途放棄良善,我寧願窮着心安理得。早前在TEDxKOWLOON的年會上聽嘉賓演講,一田百貨CEO莊偉忠的一句話深得我心:「工作身份不能凌駕做人。」一個崗位可以做上十年八年,長則二三十年,但做人卻是一世的事。在人生短短的某一工作生涯變為賤人,而沾污了自己的一生,我認為不值。莊偉忠說得有理:「真誠是無敵。正直、誠實是做人最基本的態度。我們習慣以假面孔保護自己。其實,前前後後有好多好人,只要你肯行前一步,就可以吸引更多好人一齊。」
徐緣
跨國公司市務總監、營銷專欄作家
本欄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