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夏慤村重現獅子山下互助精神

烏托邦夏慤村
重現獅子山下互助精神

【本報訊】75日佔領讓港人顛覆生活想像。立法會剛通過擴建堆填區,大樓外示威者實現九成回收率,證明垃圾不一定要堆填;電費年年加,示威者研發單車和風力發電善用天然資源;同學在馬路中心搭建的自修室溫書,每日有陌生人送上糖水、熱飲,有人讚佔領區像烏托邦。

自修室變傷者庇護站

金鐘留守者曱甴認為,港人只是重現獅子山下互助精神,他希望清場過後市民仍緊抱信念。
曱甴是一名舞台工作者,他記得警方發射催淚彈鎮壓當晚,自己下班後一口氣買了8箱水,搭的士趕赴金鐘。他笑言從未想過一個人怎搬動8箱水,但步下的士,已有市民自發組成人鏈搬水。他說經歷過多次運動,發現港人越來越有默契。佔領期間他負責管理自修室,對於史無前例邊讀書邊抗爭,曱甴說除了形象健康,其實符合大部份學生實際需要,「學生參加運動唔係投身晒」。
自修室亦有緊張一刻,示威者包圍政總當晚,自修室變成庇護站讓大批傷者休息。學生亦肩負責任,中四呂同學記得當晚警方調動大批警察在海富中心一帶防線,試圖衝入雨傘廣場,她協助運送鐵馬、索帶。自修室從中期測驗到期末考,清場前夕仍是滿座,有同學指更能集中精神,成績有進步。今日過後再無馬路自修室,曱甴呼籲學生堅持爭取民主,「呢件事係一生一世不斷同佢行出嚟,縱使10年,20年後唔可以出嚟,要喺唔同崗位幫件事」。

五星級公廁自己清洗

佔領者「自己廁所自己洗」,令金鐘出現了一個「五星級公廁」,又在佔領區開墾出一小片綠色田園。佔領初期金鐘一度出現垃圾圍城危機,卻迅速發展成最高回收效率。協助回收的「結束一桶專棄」指金鐘回收率高達九成,而政府最新回收率僅四成。地盤佬戚師傅成為「環保新秀」,他說麥當勞快餐亦可分拆回收,廢金屬如「遮骨」可賣錢、廢紙送予拾荒婆婆、傘面重製成布袋,可惜果皮製的環保酵素離成熟尚有10多天,他形容佔領區猶如實驗室。
戚師傅說佔領區從零開始,經常壞的發電機不捨得掉棄,找佔領者維修;大型物資靠執拾,例如灣仔會展舉行兩次展覽,一次美容展掉棄面膜、精油,就送予女示威者使用,另一次掉棄桌椅、沙發、飲水機、風機甚至爆穀機。他希望佔領結束後,在18區找地方開設環保物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