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沒有好的電影介紹。垃圾的也沒有。
事先張揚今天金鐘清場。整天都在想,今天我應該去金鐘嗎?
幾個晚上走過金鐘的示威場地,有擠擁到無處可坐;也有很多個晚上整條本來車輛永遠無間斷的天橋,幾乎沒有幾個人,在路燈和兩邊大廈的燈飾照耀下,奇怪地有很多個不知內裏有沒有人在睡的帳篷,寧靜而漂亮。
電影界比人堅定
動手打人,我一定撲上前去。我其實很怕痛,當然也害怕被打,而且還是當作仇人般暴力。如果是順利地清場,我害怕我會不捨地淚下。
「我覺得一個城市沒有一部屬於自己的電影很可悲。」杜琪峯導演如是說。香港電影死了沒有?我不知道,卻在這次學生運動中看到幾個恥與為伍的香港電影工作者,他們都跟我同一時代。我不明白為甚麼同一個時代的人,有兩種都不是人的東西?電影界其實相當現實,有奶便是娘便是其中的生活方式。有那個行業不是?但我總覺得電影工作者在這個原則下生活的堅定程度比其他各界人士都強得多。
電影都拾人牙慧
找了很久,唯一想去看的是紀錄片《無涯:杜琪峯的電影世界》,為甚麼叫無涯,沒看過不知道。創作是無涯的嗎?看過以千以萬計的電影,我實在覺得電影在百年後的作品,大部份都是拾前人的牙慧的,卻每一代人因為還沒看過祖師爺的作品,以為是新鮮事物去看。坦白說,連我最敬佩的杜Sir,《單身男女2》便自己抄自己。太陽底下還有新事嗎?
張晨先生的文章在《明報》讀者來信刊登,有朋友以為是我寫的,真是對不起,我也是有奶便是娘,如果有這麼好的文章我一定送給《蘋果》刊登。至於那份文字和文章的組織能力,更是我遠遠不及。我卻很同意文中所說,你可以反對人家爭取民主自由,反佔中,但為甚麼要以對待殺你全家的仇人,那麼暴力的語言去罵學生。被人打到流血便拍手掌,若死了,不是要開大會慶祝嗎?電影的確有為人民說過話嗎?
期待雨傘紀錄片
我很期待將來會有一部這個運動的紀錄片放映。大概會被禁吧?還是根本沒有片商敢上映?沒有人敢拍攝?還是去看那些電腦動作片,無知不是罪,無良和無品才是。
你們沒有病,都到金鐘去表達自己的訴求吧!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