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禮,昨天(周三)在挪威奧斯陸舉行。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Malala Yousafzay)以17歲之齡,成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但她沒有忘記當日跟她一起受槍傷的兩位少女戰友,帶她們一起到奧斯陸分享喜悅。
馬拉拉2012年在巴基斯坦遭塔利班槍手襲擊時,同坐校巴的女同學拉姆贊(Shazia Ramzan)和里亞茲(Kainat Riaz)亦受了槍傷。頭部中槍的馬拉拉被送到英國醫治,揚名天下,拉姆贊和里亞茲則留在巴國堅持上學,兩人後來亦到英國留學,立志當醫生。
對印巴總理缺席感失望
馬拉拉前天在記者會親切擁抱兩位戰友,三人都發自內心笑得燦爛。里亞茲表示,為全球女孩爭取教育權的「馬拉拉行動」,把她們三人綑綁在一起,「馬拉拉的任務就是我們的任務」。
馬拉拉當日受傷的染血校服,在奧斯陸諾貝爾和平中心首次展出。她又另外邀請巴基斯坦、敍利亞和尼日利亞三名爭取女童教育權人士,一起出席頒獎禮。馬拉拉說她們不會領獎回家就算,而是會繼續鼓勵所有兒童站起來爭取權益。
馬拉拉接受訪問時說:「假如我從政和出任總理,可以更有效報效國家的話,我會義不容辭選擇這條路。」
馬拉拉領獎後,一名手持墨西哥國旗的男子試圖走近她,但遭保安捉住,暫時不知對方的動機。
和平獎另一得主、印度反童工人士薩蒂亞爾希(Kailash Satyarthi),說他畢生爭取貧童權利,是出於年輕時見到沒書讀的男童要擦鞋謀生。諾貝爾委員會把今年和平獎由兩位印巴人共享,有希望兩國化敵為友之意,馬拉拉對兩國總理不出席頒獎禮感到失望。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