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營商:球星善用社交媒體 - 劉民輝

運動營商:球星善用社交媒體 - 劉民輝

巴洛迪利今夏轉投利物浦後,表現死火,令紅軍大感頭痛,最近更在場外惹禍。該名意大利前鋒日前在instagram對猶太人的貪錢言論,涉嫌違反英格蘭足總就球員使用社交媒體(特別是針對謾罵、侮辱,以及涉及膚色、種族、宗教及信仰等不當言論)的指引,遭到調查。
儘管巴洛迪利隨後馬上留言補鑊,指其母親是猶太人,他無意侵犯任何人,但巴神仍要為言論道歉。若事件發生在香港,或許不會鬧出這麼大的風波,因搵錢對本地人來說,根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球員在社交媒體闖禍,已成為球會管理層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利物浦行政總裁艾爾慨嘆,儘管會方就這方面已用盡所有方法教育球員,但每季總有人重蹈覆轍。大部份球會因此在球員合約內,加入使用社交媒體的守則,向違例球員處以巨額罰款。
艾爾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他認為球員經常在社交媒體留言闖禍,完全是他們太得閒所致。艾爾不無道理,因職業球員經過上午的操練後,下午大多百無聊賴。更糟的是,英超球星個個都是二十出頭便成為百萬富翁,受盡萬人愛戴,往往變得自以為是。
好像巴洛迪利四肢發達,但心智上仍是個大細路,喜歡引人注目,facebook、Twitter與instagram等社交媒體,正是他們尋找慰藉與認同的理想途徑。
社交網站讓球員有更直接的渠道接觸球迷,着實有助他們建立自己的品牌,為足球以外的生活鋪路,惟這些平台猶如雙刃劍,一句愚蠢或帶有冒犯性的留言,就足以毀掉形象,甚至弄得他們眾叛親離。
球星在社交媒體的一舉一動,之所以成為傳統媒體的焦點,始終是拜他們的名氣與場上表現所賜,若球員表現不濟,他們在社交平台的言論,自然不能引起迴響。因此,巴洛迪利若不盡快尋回射手觸覺,很快便會被球迷與傳媒唾棄遺忘。

劉民輝
數碼通創新服務策劃總監
http://www.twitter.com/chrismf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