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中紀委錯打酒色財氣? - 李平

盡論中國:中紀委錯打酒色財氣? - 李平

中紀委在王岐山(圖)主政後,反貪戰績彪炳,國家領導人、省部級高官已被打倒55個,但始終未脫權鬥之質疑。反而,中紀委每隔一段時間就通報一些官員涉及酒色財氣的案件,包括高調為「通姦」作出定義、通報山西女官通姦問題等,頗能吸引民眾和媒體關注中紀委行動,關注官員在貪污受賄之外的「人性化錯誤」。
中紀委昨日通報六宗黨員幹部參賭涉賭事件,有的只因在工作時間打麻將取樂,涉及金額最多的也只有54萬元人民幣,無法與官員到澳門豪賭相比。不過,中紀委對事件的定性是「黨員幹部要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確選擇個人愛好」。由此不難理解,中紀委為甚麼要不定期通報官員宴請飲酒致死案、賭博案、通姦案、鬥毆案,其實通俗地說,就是打擊酒色財氣。

人性化錯誤宜導不宜堵

酒色財氣常被稱為四大禍根,但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就有不同詮釋:「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可見,酒色財氣也有利國利民的一面,中紀委要從杜絕酒色財氣去培養黨員幹部的健康生活情趣,一是時程上出錯,難道不是有健康生活情趣的人才能升官嗎?怎麼要先當官再培養情趣?是不是該先查查組織部是怎麼讓他們上位的?二是形式上出錯,與反貪賄一樣,光有禁令和通報批評、光靠政治運動的打擊,總難免運動過後的變本加厲,況且,人性化錯誤的糾正是不是宜導不宜堵?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