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抗爭現場,紀實畫家Perry Dino總是站在群眾裏,以油畫記錄歷史。近三年間,不同的社會運動緣起緣滅;近40個社運現場卻已留在Dino的畫作,掛滿數百呎的畫室,儼如社運博物館。
Dino畫作以社運為題,近年總會到各抗爭場合,一畫便畫六至十個小時,再拿回畫室風乾塗光油,全程需時一至三周。相比起可快速風乾的塑膠彩,油畫處理麻煩得多,但堅持理由很簡單,「油畫保存好耐,好似《蒙羅麗莎》咁超越時空,真正記錄歷史」。
49歲的Dino在港出世,八十年代在理工學院修讀平面設計,是嬰兒潮後的社會精英。畢業前正值六四民運,百萬港人冒雨上街聲援,Dino卻選擇躲在家中完成畢業功課。踏入社會的20年,Dino曾任職廣告公司管理層,卻刻意迴避政治,尤其六四,「自己唔係唔想睇,係唔敢睇,唔敢面對自己當年」。
D&G事件激發到現場畫畫
重新將他與社運連繫是2012年D&G事件,事緣卻是一時意氣,「佢唔俾人影相,我偏偏要去畫」。同年6月4日,Dino已轉行到中學兼職視藝科教師,學校早會時播放六四片段,23年前的畫面重新喚醒他,當晚他跑到維園,開始社運紀實畫作。
三年至今,Dino累積的畫作近40幅,由每年的7.1遊行、至反國教集會,有群眾的地方,Dino便會以油畫紀實;為期70多天的雨傘革命,他更一口氣畫下20多幅,記錄三個佔領區的初期及清場景況。
對於金鐘清場,Dino不覺可惜,因雨傘革命已喚醒市民。他坦言紀實一直是他畫畫的Safety zone(安全網),未來決定不再百分百「紀實」,會在作品加入批判。他籌備將作品製成板畫或舉行畫展,「即使我死咗,呢啲歷史仍可留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