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房地產市道下滑或衝擊內地金融體系,評級機構標普指出,由於內銀對內地開發及建築商之直接信貸敞口(credit exposure)遠高於財報統計,加上房地產屬慣常抵押品,估計內銀將會因內地房產市道轉差,令不良貸款率未來三年平均每年升200點子。
標普資深董事廖強表示,內銀第二波信貸損失可能正在累積,貸款質量持續下降,資本水平亦承受壓力,主要是與內房相關的信貸敞口較實際差近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內地多達四成公司貸款以土地及房屋作為抵押,而房地產市場對中國GDP影響近兩成至三成。
不良率恐升近600點子
他估計,若果內地房屋銷售持續低迷,將會使發展商產能過剩加劇,企業融資將會出現問題,最嚴重情況屬未來三年不良貸款升近600點子,即平均每年升幅達200點,而根據普華永道統計內地10大上市內銀,不良貸款率現時僅為1.06%。至於不良貸款率何時見頂,廖強表示現時難下定論。
他估計,大型銀行更能抵禦房地產市場低迷,而區域性銀行及部份全國性銀行將會受挫,信貸及資本狀況同告轉弱,從而更依賴銀行間融資。
主力內房研究的標普亞太區評級分析經理李國宜指,人行減息可提振市場氣氛,惟開發商着力去庫存,來年樓價仍會跌5%,銷售量難有增長。不過,廖強指內地發生全面系統性風險機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