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冠盃顧名思義雲集各大洲聯賽冠軍,但說穿了其實只是個小圈子比賽。過去10屆,冠軍全由來自歐洲及南美洲的球隊壟斷;不過,既然參賽帶來巨額收益,令不少非洲及亞洲國家積極申辦世冠盃,國內球隊亦為參賽席位搏到盡。
賽制造就「南、歐」壟斷
由於賽制安排歐洲及南美洲代表自動晉身準決賽,只需贏兩場即可奪標,故其他洲份的球隊甚難爆冷突圍。自2000年首屆賽事起,10屆冠軍皆為歐洲或南美洲球隊。非洲球隊也曾製造驚喜,2010年的馬贊比及去年的拉查體育會先後殺入決賽,但最終分別被國際米蘭及拜仁慕尼黑擊倒,似仍未成氣候。
縱然未踢已注定是陪跑分子,但賽事獎金豐厚,連成績最差一隊也可分獲50萬美元獎金,自然能吸引一眾「弱隊」在比賽拼盡。此外,足球發展較落後的國家亦爭相競投主辦權,如摩洛哥雖以擔心伊波拉疫情為由,拒絕如期舉辦2015年非國盃,但就堅持主辦今屆世冠盃。皆因賽事獲多個大型國際品牌贊助,還有全球直播收入,經濟效益當然比非國盃為大。
文:紅烽
識睇,一定係睇足英台【英波Live】:
http://soccer.appledaily.com
http://bit.ly/engball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