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青山在 劈柴在今朝(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留得青山在 劈柴在今朝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如無意外,金鐘和銅鑼灣的佔領區,將隨着明天的清場,成為歷史,但歷史必然會記住這七十五個日與夜。「雨傘革命」是香港民主運動的高峯,是香港民主運動的里程碑,卻絕對不是香港民主運動的終結。
催淚硝煙中展現的雨傘力量、佔領區內外喚醒的公民醒覺、獅子山上下重塑的香港精神,不但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和關注,更開拓了香港人對日後行動可能性的想像,同時對政權本質、警權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是的,我們至今仍然無法爭取中共撤回8.31人大決定,但環顧古今中外人類爭取民主呼喚公義的歷史,從來絕少可以一蹴而就。路途是漫長而艱困的,過程中既要承受當權者無所不用其極的壓迫和滲透,既得利益者的阻撓和犬儒,也要面對同路人之間對路線、手段的分歧甚至內訌。這些都是必經之路。
兩年前到緬甸採訪選舉,問昂山素姬對香港民主運動的看法,她對香港人的寄語可以用兩個中文字簡單概括,就是「堅持」。司徒華生前接受訪問,記者說他有生之年未必可看見六四平反,他說「成功不必我在,功成自然有我。」西報的標題,又是Persistence這個字。近乎阿媽係女人的道理,卻是這些抗爭老手唯一的心得。看看我們鄰近的台灣、南韓,她們從昔日的威權獨裁走向今日的民主自由,現在看起來似乎理所當然,回首卻是無數人不懈努力、不惜犧牲,一步一血淚走出來的道路。
離開了佔領區,我們要做的事情還多着呢。隨便挑幾個例子,短期的就有以下幾項:
(一)由施發87枚催淚彈的高層決定、到暗角打人、警棍扑頭、濫捕濫告等的前線失控,運動揭示了警權一旦不受制約,警隊多年來建立的專業中立傳統,可以在一夜間消失殆盡。換作民主社會,警方執法受到如此嚴重和廣泛的指控,當局理應委任法官之類的獨立人士,作深入全面的調查檢討。但梁振英及曾偉雄肯定不會這樣做。
不過,至少民間不能因為佔領區的撤退,就放棄跟進。對於種種警方濫權的指控,應該盡一切可行途徑,包括民間搜證,還原真相。這樣做並非針對警方,而是幫助警方。若證明有警察違反執法準則甚至違法,警隊必須跟進改正;若並非屬實,那也還有關警務人員公道。
社會需要警隊除暴安良、秉公執法,同時恪守法治和政治中立原則,因此必須透過調查真相、改正問題,才能重建警隊的公信力。
(二)「不誠實取用電腦」的罪行有否被當局濫用?法律學者已經指出,有關法例的立法原意,絕非現在當局執法的用途。網民在網上討論組織社會行動,在怎樣的情況下才違法?警方怎樣判斷有關網民不會申請不反對通知書?除了立法會應跟進這會否成另一「網絡廿三條」,日後也極可能需要司法系統判斷。 
(三)政改新一輪諮詢即將開始,究竟有沒有空間可鑽?就泛民對政改表決的立場,梁振英已開始發功撬票(李卓人形容為離間計)。香港人不但要睜大眼睛,留意細節中的魔鬼,更要留心誰是鬼誰是人。
(四)經過今次運動,各方政治勢力此消彼長。區議會選舉的部署已經開始,有些人提出,一些一向由建制派盤踞的區分,是否可由運動中冒起的新星狙擊。各方如何協調將是選舉策略與政治藝術的挑戰。
(五)選民登記。18至30歲的選民登記率竟只有六成。同志仍須努力啊!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