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未必,除非你斗膽說,特區政府的官員都不是人,或者特別過人,將惻隱之心埋在心裏,不敢付諸行動。
我說:葡萄之心,大部分人皆有之。只是顧面子之心,人亦有之,所以葡萄人的心再酸,也只敢酸在心裏口難開, 吞下去的是羨慕嫉妒恨,吐出來的是讚。沒法,每個偽善帝心裏都住着一隻活躍的小學雞,一不克制,仍令牠像警棍動L而出,往後還如何在人前大談禮儀廉?
直腸直肚的葡萄后是個異類,含嘴裏的葡萄,等不及發酵,怕熟不可忍,忍不住向有鏡頭的方向井噴,被那酸性腐蝕灼傷的,無論老幼大小動作,無一幸免。比起偽善帝,她從不掩飾自己情緒,忠於內心的葡萄,公開直接唱起心酸的情歌,歌頌開始不大守紀律的紀律部隊。有人批評葡萄后不仁,其實她的惻隱,都寄情於那半個吃剩的飯盒。
於饑寒交迫的孺子,她確曾率先強作中間人,可惜無人理睬,有同袍出頭,於是又葡萄了。葡萄后後發制人,說這是小動作,其實內心不知多痛恨懊悔當初沒有搞大動作,當一回偽善仙子,放下身段去嚇醒絕食學生,為孺子提提神。
有人評她敵視學生,其實,她是第一個提出讓學生加入提名委員會,只不過,那句原話是:最多咪受埋佢哋玩囉。這話的葡萄腔,活脫脫像一隻小學雞跟小明爭玩具玩,視人大框架如兒戲,所以見不了多少報,大概因酸變恨而已。又有人奇怪,怎麼葡萄后一牽涉到紀律部隊、出入境事宜,即時如小學雞啼,晨早就搶先加上一把嘴。事緣葡萄后03年身為保安局局長時,因為葡萄揸車佬與麥當奴工對23條也可以有意見,強硬的酸氣惹起眾怒,被迫下台。十年來,對此屈辱念念不忘,以致如今一見保安事務,必有迴響,以彰顯保安派掌門師太地位。至於對現任局長有無葡萄,則無可考究。
每隻小學雞肚裏都藏有一擔葡萄,不吐不快。有人說相由心生,未必,有些人嘴角越來越歪,不一定藐人藐得多,是因為嘴角長期含着葡萄所致,葡萄仙子當不成,以致變成惡後母。故曰:可笑之人,皆有可憐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