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強勢 新興國重創國際清算銀行預警 企業負債越還越多

美元強勢 新興國重創
國際清算銀行預警 企業負債越還越多

【本報綜合報道】美元今年下半年起持續上揚,反映美元走勢的美滙指數續創8年新高。國際清算銀行(BIS)警告,新興市場企業發行大量以美元計價的債券,美元上升變相令該等企業的負債越還越多,恐怕重創新興市場。

追蹤美元兌6種主要貨幣的美滙指數上周五收報89.334,升0.71%;昨日最多曾升0.24%,攀上89.550的八年高造。美元受惠美國經濟復蘇,聯儲局退市,及與歐日國家的貨幣政策背馳所帶動,今季已暫錄逾4%升幅。
事實上,美元強勢的影響已經逐步浮現,新興市場今季貨幣受壓,股市亦現走資潮。

俄羅斯盧布今季瀉26%

當中俄羅斯盧布受歐美國家制裁,加上近期油價下跌,盧布今季下跌25.9%;當地股市今季跌18.8%。亞洲地區則以馬來西亞馬幣跌幅最勁,今季下跌6.15%;南韓韓圜則受日圓下跌拖累,今季亦跌5.9%。
BIS發表季度報告,指儲局收緊貨幣政策,令借貸成本增加,及美元上升,會削弱東亞及新興市場地區部份企業的信貸能力。該行貨幣及經濟部門主管Claudio Borio預料,若果美元升勢持續,會令新興市場負債增加,隨着美國加息,金融市場繼續收緊,情況將進一步轉壞。
該行指,新興市場企業發債集資2.6萬億美元,當中四分三以美元計價;而截至今年年中海外銀行跨境貸款予新興市場合共3.1萬億美元,大部份是美元貸款。

中國跨境貸款達8萬億

當中以發放予中國公司及銀行的美元貸款增幅最厲害,按年增47%,至1.1萬億美元(8.58萬億港元);巴西的跨境美元貸款達4,560億美元,墨西哥亦錄得3,810億美元。另俄羅斯外債亦達7,150億美元,主要以美元計價。
過往美元強勢亦曾引發發展中國家的危機,如1980年代拉丁美洲的債務危機,當時包括巴西、阿根廷及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國家為國內基建大舉發債,然而美國加息令美元上升,令該等國家無力償還巨額債務,加上全球經濟衰退及油價急升,結果1982年墨西哥破產。
香港人記憶深刻的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亦是由於美國加息,令美元上升,部份與美元掛鈎的亞洲貨幣出口受拖累,泰國宣佈與美元脫鈎,結果引發往後一連串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