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建局於深水埗兩個重建項目同日截標,首輪需求主導先導計劃項目海壇街229A至G號僅收兩份標書,有23個財團縮沙,而另一個規模較大的海壇街項目則接獲9份標書。
海壇街229A至G號是首個招標的需求主導項目,雖然市建局邀請25個遞交意向書的發展商入標,但最後只有「樓市大好友」信置(083)及遠東發展(035)獨資入標,其餘23個財團放棄競投。此項目預計可提供約3.49萬方呎住宅樓面,約69個住宅單位,但由於為需求主導項目,有5層共約15伙保留作樓換樓之用,實際只有54伙可供出售,料因此令財團卻步。近年不斷推出市區單幢蚊型盤的恒地(012)亦嫌項目太細而未有入標。
至於另一個規模較大的海壇街、桂林街及北河街項目,提供約845個住宅單位,市建局保留其中27伙,故吸引9家財團競投。長實(001)、新地(016)、恒地、南豐、華置(127)、會德豐地產、遠展及內房世茂房地產(813)獨資參與,信置則夥拍英皇國際(163)入標。
兩個地皮俱有入標的遠展地產發展部總經理朱寶林表示,深水埗陸續進行重建,發展會似大角嘴,雖然項目預留單位予重建戶,但不會影響出價,計劃興建約300方呎的兩房上車盤為主。而「關注基層住屋聯席」團體,繼日前到長沙灣單幢樓曉悅及喜盈售樓處示威後,昨到市建局總部樓下「踩場」,要求將有關重建項目興建公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