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場冀望中港基金互認是滬港通的下一步。香港投資基金公會透露,正與監管機構討論具體細節,惟未能預測何時落實。基金銷售首三季增長健康,股票基金居行業銷售首位,公會分析是市場調整回復至金融海嘯前水平。
回復金融海嘯前水平
公會主席李錦榮透露,中港兩地基金業和監管機構正密切討論基金互認的細節。滬港通固然提供兩地股票互聯互通的「啟示」,但股票與基金畢竟有別,實際操作仍需推敲,未知何時可實施。
人民幣兌換限制放寬後,公會希望未來以人民幣計價產品,其附屬資產可放寬,以人民幣以外貨幣計價,並可投資於國際市場,對沖外滙風險,提供更多選擇予投資者外,亦有助人民幣國際化。
公會統計數據顯示,本年首三季基金業總銷售額錄632.3億(美元.下同),按年升12%,淨銷售額亦有7.5%增長,接近115億元。股票基金佔行業總銷售額46.5%,較去年同期上升94%。其中,國際及歐洲地區股票基金第三季銷情遜首兩季,反之,亞洲地區股票基金(不包括日本)第三季銷售額錄顯著增長。
公會副主席潘新江指出,股票基金佔多,是市場調整回復至金融海嘯前水平。若今年第四季基金總銷售額可維持去年同季水平,則全年同比可見一成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