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每年遭多個颱風或熱帶氣旋蹂躪,主因是該國位處西太平洋邊緣的廣闊暖水帶,加上島嶼林立,導致當地過去十年與中國、美國、印度和印尼,並列全球五大最易受災國家。
7,000島嶼 海岸線極多
熱帶氣旋是由普通雷暴形成,當海域水面之下60米的溫度高過26℃,即可提供足夠能量,令雷暴增強成熱帶氣旋,環流直徑長達500至1,000公里。全球熱帶海域每年形成約80個熱帶氣旋,而菲律賓所處的西太洋邊緣恰好屬廣闊暖水帶,加上該國有7,000個島嶼,海岸線極多,令當地被吹襲的機會大大增加。
菲律賓每年平均遭約20個強颱風或颱風吹襲,其中8至9個觸發嚴重山泥傾瀉,危及9,200萬名居民的性命及財產。該國在1993年破紀錄遭19個颱風吹襲,今年則錄得11個,堪稱全球被風暴吹襲最頻繁的國家之一。
另外,熱帶氣旋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稱謂,亞洲叫颱風,南亞叫氣旋,大西洋區稱颶風;而熱帶氣旋可分為五個風力等級,當風力時速達到240公里,就叫超強颱風,而超強颱風相當於四級或五級颶風。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