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家長望子成龍,除安排課外活動,亦希望學校分派功課予子女,起鞭策作用。有70個小朋友訪問全港千名小學生,發現約六成人認為功課量是影響愉快學習的因素,為趕學習進度,每天的小息午飯時間至少被剝削半小時。
70名小四至中三的兒童去年9月開始進行「理想的學習生活」調查計劃,透過街頭問卷及學校訪問,一共訪問了1,033名小學生,比較他們對學習的期望以及實際情況,包括學校的功課量、課堂休息時間等,當中逾六成為小五、六生。
每日平均需完成10份功課
調查指出大部份學校以考試測驗評估學生學習表現,學生每日平均需完成7至10份功課,有六成學生因功課繁重而感到壓力,老師會利用小息、午飯時間超時上課,近六成人的午飯時間要在半小時內完成,約九成全日的小息時間只剩下一半。今年中三的葉保亨指出,小學時老師至少會減一半的小息時間,「老師會繼續教書,基本上至少遲放10分鐘」。他們建議應減少功課量及調整上課時間和模式等。
香港小童群益會油塘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註冊社工曹愷欣表示接觸過不少學生,大部份小朋友的時間表也很緊湊,周末預備默書補習,「好似唔會有停止嘅一日,放假仲辛苦過平時」。她建議家長應與小朋友共同商量制訂學習的生活時間表,平衡興趣以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