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都會見到張五常教授和他的夫人蘇錦玲一回,都在他大擺筵席,請四面八方來客之時,忽然的張教授也到了望八之年,時間好快呀。二十年前吧,是在西岸國際大廈的天然居,獲特別安排,身邊坐的是舒巷城,那是平生第一次見到這位香港本土極具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最後一次。
後來便是巷城嫂陳月明與我連袂前往賀壽,巷城嫂也過了七字頭好幾年了;與她的夫君別後這十餘年,在張教授為紀念故人而開的花千樹出版社工作;聘請巷城嫂是整理丈夫生前作品,張教授對好友的情義,對遺孀的照顧成就了一件很有意義的出版界美談。而來自馬來西亞的巷城嫂也就生活在花千樹的氛圍中,每次講起這件事時,我對張教授的敬重又加深了幾分。
教授生日前夕,完成了那本耗時十四年的鉅著「經濟解釋」,終於放下心頭巨石,如釋重負還了心願,他並沒有送書給我,大約想着送給你也是鴨子聽雷吧;但叫我喜出望外的是他送出了張五常思影月曆,那每一幀照片中都有取錄於他作品的雋語麗句,張教授不僅在經濟本行成就令世人肅然起敬,他對書法、攝影的功力亦非同凡響,更是一位別具慧眼的收藏家。
張夫人最了解這位夫君,我所呈上的禮物她不看,迫不及待的只轉上我帶去他老友們的簽名問候;指着其中之一半開玩笑的說:他說你見了這簽名會不開心呢。教授說:那裏會,我還一直為他闢謠說這個人從不說假話,他說沒有就是沒有……。
他還與我們訂下後約:明年再來。明年,他八十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