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作業:無事的經營 - 宋漢生

創業作業:無事的經營 - 宋漢生

有人講過:九一一之後,參與救災的是英雄,但在平行時空,如果有人在九一一之前,落實加強機師室的保安,避免了騎劫,同樣是英雄,甚至是更大的英雄,不過肯定不會獲得同樣的掌聲。
救災明顯英勇,防災鮮為人知,問題是,好多時,預防工作更重要。以startup為例,凌晨四點死機網站冧檔,收到追魂call即刻爬起身救火的,固然英勇,但更重要的,是搞好應搞好的防禦工作,令大家無需再要凌晨四點起身救火。

預防工作最難估

又例如,有重要客人,踩中個好擾人的bug,查來查去,找不到成因,有隊員捱通頂,終於在十年無人夠膽掂過的那部份搵到深層源頭,然後馬上施手術解決了問題。千辛萬苦解決到,當然值得鼓掌。
問題是,點解會這麼困難先搵到源頭呢?有甚麼方法,可以避免同類事情再發生?
好多時,過份側重撲火而少理防火,是因為當問題出現時,已經好迫切要解決,根本無得揀救不救,但投資時間預防,總要在太平時勢去估到底做了預防工作之後會賺返幾多時間,太難估,所以往往都是拖完又拖。
時間只有這麼多,多花一分鐘撲火,就少一分鐘建設。時常要撲火的startup,好難專心走得遠。
當一間startup公司,欠落太多預防措施未做之外,總有一日開始要還,徵狀例如,日日都爆bug,多到每日只是除蟲都不夠時間,又或者是,不斷咁冧站,冧到團隊精神都捱不住,用戶都頂不順嘞,等等等等。
當然,預防都花時間。預防的危險,在於可以錯在做太多無謂的預防。條線點界?無明顯正確答案,好靠團隊的經驗,去估計哪些預防一定要做,哪些拖多一陣都走得甩。
或者訂立規矩,例如,規定出了事,撲火之後,不可以就當搞掂,一定要諗埋同做埋預防,先算完成。
勁的startup,好多時不是勁在有多甚麼事情,而是無甚麼事情,無凌晨四點救機,無成日通頂除蟲,無隊友工作互相重複互相抵銷,無反目成仇狗咬狗骨,因此都能夠專注幫用戶解決更多的問題,滿足更深的需要。這種心無旁騖的環境,必定是努力得來。出事是常態,相對無事,才是經營的成果。

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