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凍易拉傷

手腳凍易拉傷

【本報訊】天氣凍懶郁動,不但會減慢人體血液循環,手腳容易感到冰冷,身體的靈活性也會變低,容易拉傷韌帶及肌肉。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表示,家庭主婦舉高手晾衫,OL伸手取文件等動作容易拉傷肩膊,突然「彎腰執嘢容易拉傷腰旁肌肉」。他建議市民無論是做家務、落街跑步等都應先做熱身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及增加關節靈活,減少拉傷風險。
記者:梁麗兒

本身為物理治療師的黃永森解釋,在冬天人體的血液會集中分佈在器官,確保有良好的新陳代謝及作保護,越遠離軀幹中心,血液循環會越差,故最遠端的手指、腳趾容易冰冷。一旦缺乏郁動,身體靈活性變低,整個人也會較「論盡」,「新陳代謝慢咗,神經傳導都會變慢,令人反應差咗,就容易發生意外」。

做家務先熱身20分鐘

氣溫低會令韌帶、肌肉及肌腱變得繃緊,令人容易受傷,在沒有熱身的情況下,突然進行大幅度動作,如家庭主婦舉高手晾衫、OL伸手取文件等,都增加拉傷肩膊的肌腱、肌肉及韌帶等風險。他說:「市民冬天着衫比較臃腫,郁動時肌肉會用多咗力,就更易受傷。」
除肩關節外,膝關節、足踝關節也容易因少活動,引致受傷,包括行山拗柴等。此外,冬天氣壓低,也會令人舊患復發,如筋腱炎、關節炎患者會感到關節腫痛。
抽空進行熱身運動,可減低各種受傷的風險,除了運動前後要做熱身,辦公室一族、家庭主婦平時也可多做。黃永森指出,熱身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關節靈活性,提高身體的柔軟度,預防受傷。在冬天做熱身,時間更要比在夏天時長,如每次長達20分鐘。
熱身也不只是純粹拉筋,正確熱身要有三個步驟,包括首先提升心血管功能、即增加心率的動作,如原地跑約5分鐘。第二為加強關節靈活性的動作,進行5分鐘,包括轉動肩、手腕、腳腕及髖等關節。最後是靜態伸展,拉鬆肌肉及肌腱,減低繃緊程度,宜針對不同運動進行合適的伸展,每個動作維持10至30秒,共做10分鐘。
長期病患如哮喘患者、氣管敏感患者,要避免在當風位置做熱身,最好先在室內進行,否則吸入冷空氣或致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