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國大導演列尼史葛(Ridley Scott)炮製的聖經電影《出埃及記:神王帝國》(Exodus:Gods and Kings)現正在港上映,列尼於電影中將紅海一分為二、十災等為人熟悉的神蹟重現。不過,上映之前此片因為選角問題惹起多番爭議,片中的埃及人角色大部份都是白人演員,令列尼被指摘種族歧視。
撰文:泰米
香港現正上映
摩西的故事流傳數千年,早在56年的電影《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及98年動畫《埃及王子》(The Prince of Egypt)便曾將故事搬上銀幕。不過最令一向擅長炮製大動作場面的導演列尼史葛着迷的,卻是摩西的來歷,他表示中學時對神學院或宗教相關的科目不太關心,但當他知道摩西本來與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曾親如兄弟,卻為解放以色列奴隸不惜與拉美西斯反目成仇,在片中亦會多描寫兄弟情。
為集資用巨星
《神王帝國》講述埃及統治者因為一個預言而下令將所有奴隸的初生嬰孩殺掉,摩西的母親不得不將還在襁褓中的他送走以保其性命。命運讓摩西遇上法老王的女兒,並將他視如己出養育成人,令他成為皇族,更與埃及的未來法老繼承人拉美西斯稱兄道弟。但由基斯頓比爾(Christian Bale)飾演的摩西最終還是履行自己的使命,不惜與由祖爾艾哲頓(Joel Edgerton)飾演的拉美西斯為敵,帶領以色列人民,將他們從奴隸制度中解放。
列尼在片中起用了多位巨星,除了繼《蝙蝠俠》再次扮演英雄人物的基斯頓外,亦有與列尼再次合作、飾演拉美西斯母親的薛歌妮韋花(Sigourney Weaver)。不過,由於埃及人是由地中海人種和北非人組成的一個阿拉伯人為主的混合族群,片中卻以白人演員為主,除基斯頓外,扮演法老王的祖爾亦要全身噴黑,因此被指種族歧視。列尼為此作出的回應也相當現實:「拍這部戲要用龐大資金,加上我要依賴西班牙退稅制度,我不可以找沒有知名度的演員,因為沒有人會肯投資,所以我沒有考慮種族歧視問題。」
咖啡豆扮蠅災
此片其中幾場重要的場面,少不了摩西將紅海一分為二帶領60萬名以色列奴隸過海,以及十災的呈現。摩西過紅海這個經典場面於西班牙附近的群島取實景,數百名臨時演員打扮成衣衫襤褸的以色列奴隸,再模擬海水分開後的陸地,拍攝眾人橫過大海。至於十災包括蝗災、長子之死、疫災、雹災及蛙災等,就要靠電腦特技。拍攝蠅災時,劇組利用强風吹起咖啡豆,再後期用電腦特技加工。不過,蛙災卻是用上400隻活生生的真青蛙來拍攝,合共有8位專門照顧青蛙的工作人員完成拍攝後,更完整地將400隻青蛙送回。
【聖經電影難討好】
過去影史上不乏講述聖經故事甚至以聖經人物做軸心的電影,不過這類電影往往吃力難討好,事關對於耳熟能詳的聖經故事,每個教派甚至每位教徒都有自己詮釋,任何增刪或些微偏差,都會引來極大的反對聲音。
《基督的最後誘惑》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由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執導的88年電影,將耶穌描繪成一個普通人而非聖人,讓他跟人類一樣要面對性慾等各種誘惑,部份基督徒認為戲中很多觀點改寫了聖經的本意,更認為電影有反基督傾向而作出杯葛。
《受難曲》(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由荷李活影星米路吉遜(Mel Gibson)執導的04年宗教片《受難曲》,講述耶穌基督死前經歷的悲慘事迹,電影以古拉丁語及阿拉米語做對白,畫面真實暴力,不但引來全球天主教團體爭議,亦被大鬧借基督之死挑起反猶太人情緒。
《挪亞︰滅世啟示》(Noah)
金像影帝羅素卻爾(Russell Crowe)於今年初上映的電影中扮演具有黑暗面的挪亞,嗜酒兼想殺絕不愛地球的人類,不但引來基督徒的不滿,連猶太教徒都指摘,結果卡塔爾和阿聯酋等伊斯蘭國家禁止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