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很多朋友說,真羡慕我們當運動員(圖)的能周遊列國,去看看其他國家的風俗文化。個人十分認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說法,亦十分鼓勵年輕運動員,在得到領隊及教練批准下,多踏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去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所指的文化不單是當地的購物廣場或旅遊勝地,更應該嘗試了解當地風土人情。
雖然說我當運動員那麼久,曾到那麼多不同的國家比賽,但真正能夠出外觀光見識的旅程並不多。我明白的,領隊擔心運動員們出外行走的危險性,也明白教練希望運動員專心一致比賽的心態。但如果嘗試站在運動員的角度想想,當他們長大以後,他們不會記得當時在那個地方、游幾秒、排名多少,但他們會記得在那地方看過在香港所看不到的,有趣的人和事。
我更想說是,誰說出外走走就一定沒有好成績?我還記得11歲首次代表香港遠赴澳洲比賽時,中午領隊批准到當地的動物園,人生第一次抱樹熊。那場面到現在還在我腦海清晰可見,我記得他們有多珍重每一隻樹熊,也記得牠們很重。
重點是我在當天下午的100米自由泳決賽中游破1分鐘,同時成為當時沒幾個破1分鐘的泳手。由此可見,運動員的好成績不一定是24小時休息才算有效,適當地放鬆心情,到外面多走走才算一舉兩得。
歐鎧淳
入水能游、出水能飛
香港女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