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的眼淚 - 沈西城

情人的眼淚 - 沈西城

顧媚姊笑我天真,竟然翻看《小雲雀》這樣老掉牙的電影,她不知道我是想在老電影上重溫姊姊昔日的風采,同時也因着迷其中一首插曲《情人的眼淚》(此曲為一九五五年邵氏影片《杏花溪之戀》的插曲,《小》片移用),直到今日,閒時還不忘聽,每聽一回,都有新感受。十多年前,跟姚莉、陳蝶衣、方龍驤共飯中環「蘇浙同鄉會」,席上我提到這首歌,蝶老動容,即席哼了曲詞──「為什麼要對你掉眼淚,你難道不明白是為了愛……」詞簡單,意深遠,愛過的人都知道情到濃時,真的會掉眼淚,這時眼淚「最珍貴」。我告蝶老「這是我聽過的歌詞中最好的一闋!」謙厚的蝶老,微笑以對,那就是默認了。只有姚莉姊不大服氣,說:「我好想唱這首歌,可哥哥偏不給我唱!」五六十年代,姚莉歌、姚敏詞是「天仙配」,偏是《情人的眼淚》姚敏給了潘秀瓊,說良心話,潘小姐無論歌藝和名氣都不如姚莉。我問原因?姚莉嘆口氣:「哥哥說這首歌旋律慢,是女人思念情郎之作,我的嗓音較清澈,不合適,秀瓊天賦低迴沙啞,方能唱出滄桑。」事實是否如此?「後來我才知道,哥哥有意照顧他的學生!」姚莉揭謎團。我望向蝶老,蝶老微微點頭,看來這是鐵般事實。
一九九五年一代歌后鄧麗君在清邁去世,消息傳來,歌迷們悲不自已,我不能說是鄧小姐歌迷,心有戚然!六十年代末初見鄧麗君,只是一個十來歲小妹妹,紮着一條馬尾,隨台灣「藝霞」歌舞團來港演出。「藝霞」排頭陣的是楊小萍,一首《月兒像檸檬》響遍東南亞,鄧麗君只能在中場時上台跑龍套。記得聽了半場歌,有點倦,正想閉目養神,歌聲悠悠鑽進了耳鼓,澗響松風,聲出自然:「叮叮叮……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睜眼看,小姑娘正在台上又唱又跳,傾耳聽之,整個人為天籟所迷醉,翻場刊,用指頭掂着往下推──「《路邊的野花不要採》──鄧麗君。」原來小妮子叫鄧麗君,當下銘記心裏。鄧麗君並沒有讓我失望,回台後竄了上來,後來更遠征東洋,入選「紅白歌唱」大賽。要知道,「紅白」大賽是日本歌壇一年一度盛事,例必在除夕夜舉行,男女歌星分為紅白兩組相互對賽,出席的都是當時得令的歌星,森進一、五木弘、澤田研二、小柳瑠美子、八代亞紀、山口百惠;過往華人女歌星能入圍者僅得翁倩玉和陳美齡,而鄧麗君居然闖了進去,那直是台灣天大的榮耀。當年,鄧麗君一曲《償還》,征服了日本歌迷。鄧麗君的好歌不少,《甜蜜蜜》、《小城故事》、《千言萬語》……,但最為人所稱頌而廣傳後世者,莫如《月亮代表我的心》,這是台灣音樂神童翁清溪的名作,寫於七三年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月亮代表我的心》原唱是陳芬蘭,只是唱片未能引起反應,迨至鄧麗君翻唱,這才紅火。翁清溪生前很喜歡這首歌,他對人家說:「能寫出這首歌,是我平生最快樂的事,且能讓小筠走紅,那種快樂是說不出來!」如今翁清溪先生跟鄧麗君都先後離世,聞曲思人,寧無哀傷!
說了六大名曲,還剩四首,《何日君再來》、《夜來香》、《明月千里寄相思》和《綠島小夜曲》,都先後為文撰寫過,不多贅,惟一要表明的是《夜來香》,李香蘭在她自傳《我的半生》中說:「儘管這首歌(《夜來香》)很受歡迎,但流行時間不長,後來日本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有星洲文化人說「李香蘭演藝事業登峰造極、獲得『東南亞第一女星』實至名歸的稱號,是自一九四五年回日本後,迨一九五八年婚後退出影壇和歌壇前。」有點兒歪離事實,《夜來香》作自一九四四年,但推出不到一年,迅即響遍大江南北,李香蘭也就乘着此曲氣勢,成為首屈一指的女歌星。戰後,《夜來香》在港台流傳不絕,人們認識李香蘭,都是因為《夜來香》,說出「紅自四五年回國後」這樣的話,李香蘭顯然有點冷落了被她稱為故國的中國母親吧!
十大名曲先後列出,哪曲居首?我挑《情人的眼淚》!你們呢?請告訴我!
(十大名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