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飾‧今昔 從鎢絲燈泡說起

燈飾‧今昔 從鎢絲燈泡說起

兒時過聖誕,一家人吃過晚飯,便順着人群由尖沙嘴海濱花園漫步至尖東。那時候,一街香港人,就是昂首闊步看燈飾,無懼拖喼輾腳,人人都沉醉紅光綠影間。
聖誕燈飾的故事,要由六七十年代、商場外那寥寥垂落的鎢絲燈泡說起,清一色泛着黃光的聖誕樹在風中搖曳;八九十年代出現製作簡單的聖誕老人和熊仔裝飾,到近年玩盡視覺聽覺的巨型裝置,聖誕節一直令香港人心凝聚。肩負送上夢想與歡樂的使命,數位幕後功臣告訴我,今年的大作比往年帶更多祝福。
記者:許政、陳慧敏
攝影:陳永威、劉永發、林栢鈞、伍慶泉

那些年 一棵聖誕樹已很吸引

湯兆榮(Andy)已是第11年為海港城設計聖誕燈飾,腳下18米長的火車是百年前歐洲火車的複製品。

八十年代初當尖東尚發展中時,大部份香港人的聖誕回憶都離不開海運大廈。於一九六六年落成的它,是當時全亞洲首個購物商場。九龍倉集團其後於一九八七年,將海洋中心、海運大廈、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商場和港威商場統稱海港城購物區,聖誕裝飾隨之加碼。商場內部現存最久遠和完整的聖誕資料,是一份一九九五年發出的新聞稿連相片。當年主題為「海港城聖誕愛心全接觸」,那時海運大廈外牆仍未安裝大型電視屏幕,行人通道上還是石屎簷篷,七個聖誕老人捧着心形蛋糕和音樂盒就豎在上面。一九九七年加入商場工作的譚嘉瑩(Karen),拿着當年的照片笑不攏嘴,「那年代沒甚麼主題,後來在廣場前設個小平台,戙幾個聖誕老人和馴鹿公仔,市民已一窩蜂在外圍拍照,連我自己也看得『V嘩鬼叫』。」

火車復活 拍照重點位

已是第十一次為海港城設計節日裝飾的湯兆榮(Andy),亦笑言舊日裝飾多數一件過,一棵大聖誕樹已叫市民如癡如醉。千禧年起,全港商場陸續加入這片璀璨的聖誕戰場,並各自為裝飾定立明確主題。見識漸廣的香港人開始追求現實中「遙不可及」的設計,二○○四年海港城便以飛船作主角,白雪雪的它被吊於六十米長軌道上,從商場大門直飛五支旗杆。四年後,商場外變身中世紀歐洲火車站,九米長列車沿路軌行出行入,機動燈飾再成為全港佳話。
正所謂橋唔怕舊,今年商場再次帶市民飛回百年前的歐洲過冬,白底紅邊的火車,由車輪和上面的螺絲大小、輪旁的液壓裝置和煙囪間的距離等,比例皆為一比一。那是Andy購來十多組大型歐亞舊式火車模型,日砌夜砌下所得的結論。「這世代,『臥虎藏龍』的途人太多,稍一馬虎怕會被取笑!」他邊說邊領着我穿過火車內鑽上二萬個小孔,再嵌入LED燈泡的不銹鋼片車廂,仿效星河的它是今年重頭自拍位。於二○○三年興起的LED燈,原為外國的花園用燈,比鎢絲燈泡成本貴一倍,但勝在省電又安全。「聖誕節當然要拍照,只是舊日影相都是私下紀念,站在聖誕老人前已皆大歡喜。現今網上社交平台多,影相位要層出不窮,燈飾相片才夠個性贏Like。」

環保裝飾 爛木重用

時代再轉,有些聖誕元素依然是每年必有,例如在火車末端車卡上,各有二點五米高的熊啤啤和雪人,只是近年這些主角的製作越來越刁鑽,塑膠和玻璃纖維雙管齊下,還外加金色電鍍。環保亦成了各大商場要求設計師兼顧的條件,用木碎加上膠漿高壓造成的纖維板,是近年大熱的可回收木材。表面滑溜的它被上色,就可用來製作火車旁的商店裝置。「其實環保物料不比一次性物料貴,倒是近十年因人仔貴了,製作費成本高了近百分之二十。Budget再加少少就好了……」Andy大笑着對我說。

1.5米直徑的車輪和煞車掣,大小和位置皆參考自舊火車模型。Andy說現今做設計,都要參考更多資料,才不會失禮。

火車內以四百塊不銹鋼片拼砌而成的隧道,二萬個小孔內裝上LED燈,舉機自拍,甚有「來自星星」的sweet爆感覺。

舊日海港城

94年 聖誕老人
幾個聖誕老人在披雪村莊前煮飯仔,後面以藍板襯小燈泡營造夜空。

95年 熊仔登山
比前一年的大型,樣貌幾乎不變的聖誕老人,和熊仔在登雪山。

03年 平實是福
沙士年,沒有用上花巧的裝飾,Andy說,能出來玩已是祝福。

04年 飛船出沒
飛船成為當年佳話,飛船抵達軌道盡頭時會停留十分鐘供遊人拍照。

摸得聞得 聖誕裝飾升級

聖誕節人人狂歡盡興,海港城門外的飛船、火車和動畫人物將大人細路的目光吸引着。對面岸,樓高四層、擁有約一百四十家名店的太古廣場,就由九十年代起堅持以傳統聖誕做主題,主打優雅和貴氣。我們找來一本一九九八年、厚達四十三頁的聖誕限量購物小冊子。棗紅色硬皮封頁、全彩色編印,除將商場內各大品牌的優惠和佳品,連價錢清晰列出來,還圖文並茂地介紹當年商場的小仙子主題裝飾。首發行於一九九三年,僅向商場內顧客和商戶貴賓等派發,每年豪擲資金作為印刷費,全因九十年代電腦尚未普及。「那時候寄給傳媒的宣傳單張內,好像都會附上沖曬出來的照片,好原始!」十年前起加入商場管理層的Chris Heywood笑着告訴我。豪印購物指南的傳統,於踏入千禧年後消失,原因就只有一個:「一切已變成電子化。」

傳統不變 上台體驗

二○○○年後,九龍區聖誕裝飾戰況逐年升溫,商場內外裝飾越搭越誇張,遍地貴客的港島區商場決定隔岸觀火。「我們一直打着傳統旗幟,傳達聖誕的本意。」區宇剛(Albert)過去十年間為太古廣場擔任節日裝飾,聖誕的佔三次。一千五百呎的商場中庭是每年聖誕節的大舞台,二○○一年已邀請小朋友唱詩歌,從美國來、頂着無花無假大肚腩和鬍鬚的聖誕老人還會從天而降,與捐款的市民合照,傳統至今仍未變。「主題都圍繞着聖誕樹、聖誕老人、白雪等傳統元素氹氹轉,往日我們會為來賓定一個背景最美的影相位;現在則要安排他們踏上舞台,一步一個故事片段,隨行隨影。現代人要求的聖誕,是一個能體驗的旅程。」Albert今年將商場打造成十九世紀的倫敦市集,舊街燈、積雪蓋頂的聖誕樹、古色古香的電話亭等栩栩如生。加上現在統統靠電腦調配顏色,裝飾逼真得近影、遠影都不現瑕疵。「連聖誕樹也講究到要用越洋運港的真樹,你走近,有沒有聞到草香?」

區宇剛(Albert)曾於英國皇家歌劇院進行學術研究,他認為近年網絡發達,商場比拼燈飾的戰場已跨至海外。

以環保木板搭建的街頭大屋,內有以人手上色的人像,以精緻度取勝。

舊日太古廣場

揼本小冊子
1998年的聖誕購物小冊子,花近三分一篇幅介紹小仙子主題。這類花錢宣傳的精緻書籍已於千禧年起絕迹。

小孩報佳音
2001年已邀請小朋友報佳音,是在激烈競爭中留住客人腳步的小方法。

真‧聖誕老人
攝於2001年,商場每年均邀一位美國聖誕老人和來賓合照,肚腩、通紅臉蛋,以至雪白的鬍鬚皆為真貨。

名模坐大髀
港島區商場一向行高貴路線,2006年便邀來李嘉慧、 Lisa S.、楊崢等模特兒和聖誕老人來張「坐大髀」合照。

棉花扮雪
白雪是聖誕裝飾中不能少的元素,2010年前商場仍用棉花扮雪,公關偷偷告訴我:「那些年掃死清潔嬸嬸!」現已改用質地十分像真的仿雪物料。

從冇到有照尖東

提出以燈飾驅走尖東黑暗的東尖沙嘴地產發展商聯會前主席楊南國今年初離世,打電話給地產商求救,大家都着我找燈飾大王黃劍山。撞正寒流,在百週年紀念公園旁,只穿着薄線衫的黃劍山正遠望港島的「作品」試燈。
「嗰陣尖東仲係片黃泥地,最早嘅尖沙嘴中心都未入伙,十室九空鬼影都唔多隻!」一九八二年尖沙嘴東剛完成填海發展,重新啟動燈飾潮。那年代的燈飾,大串燈泡從大廈牆角拉到別個牆角已讓人拍爛手掌,黃劍山把串燈貼在新建的玻璃幕牆上,免卻風吹燈泡破的危機,開始了漫天圖案的香港獨特聖誕。
那時尖東燈飾已是黃劍山的天下,十一月起由海港城、美麗華到柏麗大道,對面海由西環中港城、香港酒店到中環,處處都有他的夥計在大廈頂開工,收入同前途跟燈飾一樣璀璨:「以前啲人,冇手機冇機打,去邊度玩呀?尖東囉!那時大富豪都未開!當時出了十部大哥大給夥計們,萬幾銀一部㗎!班𡃁有錢要出,要威吖嘛!咪一人一部囉。」從十二月二十二日做冬起,港人食完飯就山長水遠出城睇燈飾,二十四、二十五號到達顛𥧌,八十年代遊街看燈飾人數由兩萬、五萬、五十多萬到百多萬人,人多到由梳士巴利道過橋到尖沙嘴中心,擠人擠上一小時!當時街道、公園、樹丫,由這裏(百週年紀念公園)到科學館道、麼地道統統是燈,氣氛好好。

閃燈犯法 設計停滯不前

「不斷錯不斷改,不斷揹鑊不斷吸收。」漫天星光已能讓市民驚喜快樂的年代,燈泡好化學,容易跳電熄燈,黃劍山惟有長駐附近,騰來騰去救燈。試過海旁欣賞成果之際,燈泡突然起火;在天台拉開兩排燈泡做檢查,卻收到投訴怕機師誤以為是跑道,要他們收檔。九三、九四年悶悶地發明動畫燈飾,三層圖案叠在一起,駿馬迎面跑來,九七年海豚不絕劃過畫面,大家睇到嘩嘩聲,黃劍山突然說:「其實有條法例,香港嘅招牌燈光唔閃得㗎。」咁點算?幾棟大廈全在我背後閃呀閃,黃劍山笑:「犯法㗎!灰色地帶囉。必要時就所有燈都着咗佢囉!」
今年維港六成燈飾都是他的作品。最巨型是和記大廈三十層樓高的七彩馴鹿,在衝擊的學生背後閃呀閃。歷經三十二年,新開的大型商場一擲千金搞靚個場,油漆、美術、木工、雕刻,遙不可及的聖誕風景變成可走進其中。現代維港兩岸,大廈都愛全天候發光發亮,燈飾設計與製作預算卻停滯不前;但化學燈泡由兩腳插蘇頭進化成螺絲頭,純紅黃綠光被LED燈取代,成本雖提高,六成商家貪其環保省電,黃劍山仍樂於一年四季整聖誕老人、馴鹿與禮物,「你知啦,我一生人都做燈之嘛。」

燈飾大王黃劍山:「你知啦,我一生人都做燈之嘛。沙田大會堂、屯門大會堂的舞台燈光都係我做,19歲就入行做燈飾了。」

尖沙咀中心這個馬路位特別食風,鋼纜要拉得穩固,很考功夫。

李惠珍:睇燈飾呃細路

大家的燈飾回憶,大抵都在八九十年代的尖東,從小就愛逛中環連卡佛、《13點》作者李惠珍說,七十年代起,每年都會帶着小朋友,看着中環燈飾到碼頭,乘船續看尖東燈飾:「嗰陣維港兩岸的燈飾好簡單純粹,都是洋燭、聖誕老人、馴鹿、雪人與伯利恒星做主題,好優雅。我就同佢哋講聖誕老人同雪人嘅故事。嗰陣小朋友仲細,仲呃到佢哋信有聖誕老人嘛(笑),唔係幾好咩?」不過近年燈飾開始出現同聖誕無關的商業元素:「鑽石、熊貓、卡通人物,好似唔係好關事,感覺氣氛冇咁好囉。」

李惠珍當年喜歡帶着小朋友到中環看燈飾,替他們拍照留念。

香港燈飾編年史

香港早在一九六二年已經有聖誕燈飾,那是港人一年一度感受夜如白晝的時刻。

1962年
英皇室成員雅麗珊郡主訪港,竹棚搭燈籠做燈飾。

1967年
遮打道串串燈泡,吊出魚骨聖誕樹,已是絕景!

1979年
中環滙豐總行外的燈飾是整幅圖畫裝上去的。

1986年
睇燈飾熱潮走入高峯期,尖東永安廣場的燈飾做成燒炮仗。

1990年
煙草商最為揼本,填滿永安廣場外牆的商標是那時的大突破,極之搶眼。

1997年
回歸時動畫海豚在灣仔飛躍。

2002年
尖沙嘴碼頭滿滿燈泡的聖誕樹,是當年重點影相位。

1999年
時代廣場進行倒數,這是計時燈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