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下載一張相,得付一條香蕉? - 彭浩翔

【七筆思議】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
下載一張相,得付一條香蕉? - 彭浩翔

在2011年,英國攝影師David Slater到印尼雨林,進行為蘇拉威西黑冠猴(Macaca nigra)的拍攝工作。當Slater架起相機後,其中一隻黑冠猴對相機充滿好奇,竟拿起來自己按下快門,自拍了一張照片。我想牠要是活在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遊》(2001: Space Odyssey)中,大概就是會拿起骨頭作攻擊武器的那一隻猴子。
報道裏沒有提到相機型號,但我認為該廠商應趕緊利用此事來製作一個廣告,去宣傳他們的相機是「簡單得連猴子也會用」。當然,我不肯定愛護動物人士會否認為這是個帶有歧視性質的廣告。

維基拒絕付版權費

其後Slater把這照片發到網上,馬上就大紅起來。但後來維基百科把這張照片供人下載,卻拒絕付版權費給Slater,其理由是此照片的版權並不屬於Slater,而是屬於那隻猴子,因此根本不需要付錢給他。
在看到網上有一些討論是支持維基百科此說法時,我認為這是典型的詭辯。要是維基百科就此理由,而不付版權費給Slater的話,那麼為了支持其論據,就應該在每名網民下載這張猴子照片時,得先付上一定利益予其認為的版權持有者─那隻蘇拉威西黑冠猴(好吧,以下簡稱猴子)。當然,我想一隻猴子不會有銀行帳戶,所以其收益應該不是鈔票,而是比較實體的東西,例如一把香蕉或其他水果之類(我曾聽說猴子不一定只吃香蕉的),或是其他你認為猴子需要、又符合你經濟價值的物品,去作為版權回報。要是執行上有困難,也可在網民下載這張照片時,維基百科就捐出一定的版權費予一個專門保育猴子的動物組織。除非維基百科有做以上動作,否則提出版權不屬於Slater這個說法,就是一個詭辯藉口。

我電郵聯繫了Slater,表示我認為這張照片的版權持有人,理所當然就是他,因此我希望在他那裏買下一張這猴子的巨型照片,還請他監督此照片的曬裱工序和簽名。

攝影不只是按快門

其實客觀來看,這隻猴子根本不可能擁有這張照片的版權。因為攝影牽涉到器材和環境,不只是按下快門的那一刻。要不是Slater從遙遠的英國坐飛機,再轉上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長途跋涉來到印尼雨林,這部相機根本不會存在於猴子面前。就如一個野外攝影師去到火山口,在拍攝熔岩流動的一刻,因他不小心把相機掉下,撞上石頭而觸碰了快門所拍下的一張很棒之照片,我想不會有人認為這張相片版權,是屬於那座火山上的石頭吧?那為甚麼因為猴子觸碰了快門,大家就能以此為藉口而不付版權費?
維基百科固然是佔了便宜,而大部分不是從事創作的普羅大眾,也樂得不用付錢。所以維護知識產權的工作,總是很困難,正如你去問一下年輕網民,許多都會支持網絡全面開放,供他們隨便下載所有電影、小說和音樂。因為對大眾來說,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自然較難去糾正這個邏輯。

別為利益改變立場

當我在今年8月看到這則報道後,就電郵聯繫了Slater,表示我認為這張照片的版權持有人,理所當然就是他,因此我希望在他那裏買下一張這猴子的巨型照片,還請他監督此照片的曬裱工序和簽名。沒想到Slater收到電郵後,很快就一口答應,更只收了一個相當優惠的價錢。在上星期,這照片終於裝裱好,從德國的沖印廠運到了我北京的公司。
我認為這隻猴子的笑容,一定程度上有其象徵意義,它彷彿提醒着我,面對錯誤和不公義的事情,別因為自己是既得利益者,佔到了便宜,就把自己的立場改變。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
撰文:彭浩翔

祖籍番禺,生於觀塘。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

本欄逢周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