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油的幾則分享 - 嚴浩

有關油的幾則分享 - 嚴浩

Lo Lo(2012年):「我由八月八日開始油拔法,上次告知你因找不到葵花籽油,所以用橄欖油代替,效果也不錯,睡眠質素改善了,鼻敏感亦改善了,雖然起床後仍有打噴嚏,但次數少了,今天第一次用精煉葵花籽油,感覺比較稀身,顏色比較白,吐出來的油變成白色,但橄欖油是不變色的,如有人再問你有關此問題,你便可告知,祝大家身體健康。」
很感謝Lo Lo的分享和對大家的關心,您是一位天使。
「香港心腦保健會」的「重口味」冷榨亞麻籽油回來了!有讀者已經習慣了美國這種苦後回甘的品種,但後來斷貨,不久前又重新回到市面。有關苦味的註解是:「亞麻籽和冷榨亞麻籽油含有一種叫cyclic peptide的物質(CLE),是由八種氨基酸組成的一個圓環鏈,具有平復過於敏感的免疫系統作用,榨取後一天就會變苦……」
但壞掉的亞麻籽油也是苦的,要自己懂得分別,做油的行業不同做藥,很多細節都秘而不宣,問也不肯講,要自己慢慢去摸索推敲。一年之後,同樣是八月,我在德國布緯中心發現另外一種淡口味的亞麻籽油,中心這樣解釋:「我們的焦點放在如何讓亞麻籽油含最豐富的奧米加三,不是油中的苦味。」兩個品種都已經在實戰中有了成效,都是製造布緯食療的最佳選擇,分別的只是口味,為不同的消費群體提供了選擇。
Facebook專頁:嚴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