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 信置 屢合作起劏房

市建局 信置 屢合作起劏房

【本報訊】資產淨值達239億元的市區重建局,一直以協助舊區重建為名盡攬市區靚地,收購舊樓後包裝成豪宅出售,歷年來賺多蝕少。其中信置是市建局主要合作夥伴之一,近年多次投得市建局重建項目發展權,雙方合作無間。

降實用面積 增住宅數目

根據統計,信置與市建局的合作項目,包括已入伙及建築中合共最少八個,其中被譽為本港史上最大規模的市區重建項目計劃「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暫時三期發展方案俱由信置或其牽頭財團投得發展權。整個重建計劃分五期發展,前身為月華街巴士總站的第一期項目已成「懸棺式」露台設計代表作觀月‧樺峯。第二、三期發展項目,幾經流標波折下在今年9月亦由信置財團中標,住宅樓面約149.6萬方呎,本預料可提供約1,700個單位。但信置為配合特首希望協助市民上車的「宏願」,將每伙平均實用面積由逾800方呎降至約750方呎,令住宅增至約2,000伙,較市建局規定規劃多出17.6%,日後市民又隨時可以見到更多「匠心獨運」的劏房奇則,變相令觀塘成為豪宅劏房區。
至於市建局夷平灣仔利東街後重建的豪宅項目「囍匯」,同樣是一層劏做15個單位的奇則,不少單位是僅得270呎實用面積(不包括窗台與工作平台)的劏房單位,項目由信置與另一發展商合和合作發展。
為了「照顧」市民上車需要,市建局前主席張震遠於2010年初表示,會研究日後提供更多中小型單位,而之後該局推出的項目招標,亦加入條款,規定中招財團必需興建一定比例的細單位。不過,觀月‧樺峯則並無這些項目條款,劏房單位純粹是發展商用盡發水措施的設計「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