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新機誤判機會近乎零

專家:新機誤判機會近乎零

【本報訊】本港新引入的感應線圈快相機過去曾起爭議,台灣基隆地方法院於2008年裁定一些相關快相罰款告票要撤銷,理由是台灣警方使用新儀器前,未有充份檢定其準確性。

以平均速度檢控較公平

不過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認為,在歐洲高速公路早已廣泛使用感應線圈快相機,其實較傳統手提雷射槍或白鴿籠準確及可靠得多,因為兩種傳統舊式快相機較易會因並排車輛的干擾,而出現錯誤讀數,但會測速及拍攝兩次的感應線圈快相機,誤判機會近乎零。
李耀培補充,感應線圈快相機僅會使用一段長長路面的「平均駕駛速度」作檢控,這可免除車主僅因極短暫高速駕駛被影快相的機會,對司機反而較公平。雖然本港正測試全新快相機的地底感應線圈近乎隱形,有司機指難提防,但李耀培認為基於道路安全此做法合理。他解釋若標明感應線圈位置,擔心司機會以各種危險方法如「貼近馬路邊沿無線圈位置」駕駛以免被影快相,反造成危險。事實上台灣去年揭發不少旅遊巴故意駛到無感應線圈的邊緣位置衝紅燈免被影下相片,引起輿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