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沙中綫通車 古諮會拍板拆古井

趕沙中綫通車 古諮會拍板拆古井

【本報訊】港鐵沙中綫土瓜灣站發現宋元時期古井,古物諮詢委員會昨通過採用造價最低、需時最短「拆除重置」方案,即宋元古井會先拆毀再重置。古諮會主席林筱魯稱,大部份委員不傾向原址保留古井,避免工程延誤。
宋元古井J2及晚清民初引水槽的古蹟組合位處土瓜灣站上方,古諮會通過採用方案一,即拆除重置方案,將位於擬建車站大堂的宋元朝J2古井及引水槽以人手拆件,工程費用會增加1,000萬元,工程計劃由政府作最後決定。
林筱魯稱人手拆件的方案可在金錢及時間取得平衡,也為工程超支及延誤畫句號,至於古井及引水槽重置的地點暫未決定,但傾向保留在原有位置。

「拆錯咗冇得返轉頭」

政府及港鐵早前提出四個保育方案,第一個方案是將其拆除重置,把古井當積木拆除,再重置,但有委員認為會破壞古井結構。其餘三個方案是以鋼板及橫樁將整個古井及引水槽連同泥土包圍,再整個「包裹」重置、完整或局部原址保留。
四個方案造價差距大,拆除重置只需1,000萬元,其他三個涉及加建鋼樁的方案約需8億至13億元。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早前表態可考慮採用便宜的方案。
有委員指,方案一費用最低,若採取其他方案,費用高兼要延工最少四個月,令建造工程累計延誤15個月。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斥古諮會決定破壞文物,質疑違背程序公義,「佢哋都話要擴大考古範圍,但𠵱家連清單都冇,考古報告又未完成就決定用方案一,係好危險。有辦法保留點解唔保留?喺未完全評估文物價值前就拆咗個井,錯咗冇得返轉頭」。
黎又批評,古諮會委員應優先考慮文物價值,「古諮會根本連諗都唔應該諗個錢字,職責係就文物價值向政府提意見,𠵱家混淆咗角色,當公共機構做決定時,考慮咗一啲佢唔應該考慮嘅因素,已經可以推翻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