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校舍租金是推行免費幼稚園教育最大障礙,明年中會向教育局提出最終報告的相關專責小組,提出長遠由政府提供校舍,並首度提倡辦學團體自購校舍辦學;但有辦學團體指樓價高企,購買校舍支出如同天文數字,難以實行。小組建議短期內由政府對合資格幼稚園提供租金資助,但會設上限。
推行幼稚園免費教育是梁振英競選政綱重點之一,研究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小組委員會昨向立法會提交進度報告,就三範疇列出委員會共識。(見表)
就校舍問題,報告列明部份非牟利幼稚園設於政府校舍,其餘則租用私人物業,上學年50%、共394間非牟利幼稚園獲得政府資助租金,各校每月獲發還3.1萬元至35萬元。委員會認為,政府應確保優質幼稚園校舍供應穩定,提出兩大方向,一是由政府提供校舍,二是辦學團體購置校舍。
委員會認為當局應考慮推行某些措施以增加公共屋邨政府擁有校舍,並探討在私人屋邨作類似安排可行性,並重提應探討小學和幼稚園共用校舍的意見。
過渡期內委員會指可向合資格幼稚園提供資助,為確保公帑用得其所資助應設上限,專責小組已着顧問進行研究。
樓價高企難以實行
太陽島英文幼稚園現時有十間分校,都是租用私人物業,校監趙善榮昨表示,業主每次加租30至40%,租金雖高,但買物業更貴,他指如一平方呎售一萬元,一個一萬平方尺校舍,價格便是天文數字。佛聯會教育總主任李少鶴也指,現時樓價太高,沒可能購買物業。他認為若政府可免息貸款首期予辦團,再由租金發還作供樓用途,辦學團體買物業的機會較高。
委員會今次的報告,較具體列明免費幼稚園教育,只應限於學生入讀非牟利幼稚園開辦的半日制本地課程,但有意見認為應資助合乎準則的學童入讀全日制和長全日制。現時幼稚園人手和教學方法不同,以致學費也不同,委員會稱重視維持多元特色,將來「免費」只限標準部份,家長需承擔收費服務和高於標準服務的費用,變相非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