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佔領時代】
【本報訊】以佔領作抗命,以自首示承擔。佔中三子自首,逾60人追隨,面對刑責、前途,他們毫不畏懼。有準教師以身作則,但求無愧於學生,「自己都做唔到榜樣,點樣教育下一代?」也有現職教師選擇投案,為履行承諾,為喚醒民心,「當人人討論嘅時候,就係社會改變嘅契機,公民已經覺醒」。著名政治漫畫家尊子打趣說:「到時我可能畫番啲獄中漫畫。」
記者:王家文 謝明明 潘柏林
家人反對自首,擔心斷送前程,但教育學院三年級學生盧卓鋒寧願當不上教師,也要做人問心無愧。「作為一個準教育工作者,強調以身作則。如果我自己都做唔到榜樣,點樣教育下一代?」他也是天主教大專聯會幹事,以罷課開始,以自首作結,他選擇承擔責任,不會視為犧牲,「某程度上係一個轉化,將已經僵持兩個月嘅行動,帶番去社區」。
佔領成效早已勝過預期
他坦言,佔領運動原意是以和平非暴力方式表達訴求,但近兩星期運動已失焦,警方與佔領者肢體衝突增多,政府只卸責不肯回應訴求,「如果繼續留喺佔領區,只不過繼續困死呢個僵局,同警察僵持,但我哋嘅對手係政府」。
昨共有65名佔中參與者自首投案,部份人去年已簽署佔中意向書,昨履行責任。「承諾咗一定要做」,在中學教通識科的范老師說,自首也是一種抗爭,「係進取表現,有勇氣再走落去」。若然賠上教席,她會抗辯,「點解要抗命?係為咗爭取一個真正公平嘅制度,唔係為咗違法而違法」。
她坦言,自首最佳時機在10月上旬至中旬,當民意仍未逆轉、社會還未敵對之時,「畀市民睇到個誠意」。但她認為自首不代表輸掉這場佔領運動,因佔領目的是喚起市民關注政改,整場運動有老、中、青三代參與其中,成效早已勝預期,「當人人討論嘅時候,就係社會改變嘅契機」。
老師面對刑責,學生義無反顧,聲援到底。逾10名浸會大學社工系畢業生昨撐起黃傘為他們的老師、「佔中十死士」之一的邵家臻打氣。應屆畢業生阿煒沒忘記邵的教誨,要做一個站在社會前線爭取公義的社工,「作為一個學生,見到一個老師,用行動話畀全社會、全世界知道,我哋要爭取真普選。喺佢身上我哋學到好多嘢」。
邵家臻感動得無法言語,「呢度係一個好好嘅課堂,學習乜嘢叫做尊嚴就義,乜嘢叫做篤信力行(浸大校訓)」。他說堅持黑白是非,就要付出代價,「我哋係投案不投降,自首爭自主,我相信人心係會改變」。任教官校的「良心教師」吳美蘭昨也自首。就算失去教席、入獄留案底她也在所不惜,「我係一個小人物,對比香港整個自由民主發展,其他嘢都係皮毛」。
「爭取民主唔係個人私利」
高峯期近數以10萬人參與佔領運動,昨響應自首僅65人,融樂會前總幹事王惠芬是其中之一,「希望以法達義,爭取民主唔係我個人私利,係要付出代價,希望大家都反思,點解有啲人願意咁做」。她有心理準備被吊銷社工資格,但願承擔後果,也認為是時候轉化這場民主運動。
對漫畫家一木來說,自首是下一場運動的開始,因雨傘運動發展至今,已植根年輕一代,為爭取公義而站出來,建構一個公民社會,「特別喺政制唔民主下,必須要有一個好強大嘅公民社會,一個抗衡意見嘅聲音」。著名政治漫畫家尊子則淡然說,自首只是履行承諾,但認為入獄的機會不大,「如果係,香港可能要將新機場改為監獄先得,到時我可能畫番啲獄中漫畫」。
自首人士心聲
吳美蘭老師:
「我估唔到由適合場合(2010年向唐英年舉牌示威)去發聲,以為政府會聽,到今日咁多年輕人爭取真普選,但政府仍不聞不問。」
盧卓鋒 教院三年級生:
「如果今次我唔自首,拎到個教師牌都唔安樂。作為一個準教育工作者,如果我自己都做唔到一個榜樣,點樣教育下一代?」
邵家臻 佔中十死士:
「自首唔係示弱,我哋相信尊嚴就義係會感動人心,相信人心係會改變。我沒有埋怨(其他死士不來自首),我只係感恩,自己可以行多幾步。」
尊子 漫畫家:
「因為我簽署(參與佔中)承諾書,做番我承諾嘅嘢。如果要坐監,我諗香港可能要將新機場改為監獄先得,可能我畫番啲獄中漫畫。」
一木 漫畫家:
「如果要社會運動持續落去,係要建構公民社會,特別喺政制唔民主嘅情況下,必須要有一個好強大嘅公民社會,抗衡意見嘅聲音。」
龍太 退休教師:
「我唔怕坐監、唔怕留案底。我哋用和平理性方法爭取真普選,自首係公民抗命嘅精神。我哋知道佔領係犯法,亦要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