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到初小階段,認讀能力和運用的字彙數量仍然偏低。測考中常見的重組句子和閱讀理解題型,對他們是難中之難。家長幫助子女應付測考時,應以目標為本,以下的溫習策略,對讀障童尤為有效。
重組句子溫習步驟:
1)家長先從測考範圍課文中選定一些句子,與孩子一起朗讀;
2)家長解釋句子或詞語的意思,增加兒童的認讀能力;
3)將句子抄寫或打印到字卡上,再將句子剪裁成若干部份,建議為四至六部份;
4)家長讀出句子,孩子把剪裁後的詞語卡拼成完整句子;
5)當孩子拼出正確答案後,讓他將句子抄寫下來,加深對字詞的認識。
先理解題目要求
先把句子朗讀,可令兒童對句子內容有概括印象,讓孩子操作拼砌詞語卡,既增加溫習的趣味性,也讓他們不會因害怕寫字而抗拒溫習。練習重組句子時,應把溫習重點放在句子結構上,而非背誦內容。
閱讀理解溫習步驟:
1)選用適合兒童年級的閱讀理解練習,先與孩子一起朗讀需要回答的題目,從題目中找出「問題」字眼,例如「為甚麼」、「是誰」;
2)家長先用口語,向孩子解釋題目要求,讓孩子估計答案是屬於哪一類型,是「人物名稱」或「發生的事情」;
3)協助孩子整理所有題目的可能答案,再與孩子一起估計篇章的大概內容;
4)與孩子一起朗讀篇章,繼而進行閱讀理解練習。
練習時着重與孩子先理解題目的要求,才從課文找出答案,有利兒童在短時間內找到答案。讓孩子先以口語回答問題,再由家長協助把口語寫成書面語,對孩子有示範作用。
撰文:協康會專業教育及發展學會教育心理學家黃俊傑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