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國企改革遲遲未能開鑼,因中央所定方向早已是「發展混合所有制」,推動更多國資上市,讓股民埋單。但過往一年,A股市況不就,為免國資賣不出靚價或上不了市,中央只能按兵不動。經過多月醞釀,內地股市終於起死回生,成為明年推出國企改革的黃金機遇。中央在此之前,對股市百般呵護,自然是為了配合之後的吸水大計。
A股是政策市,投資者均是看中央風向。今年9月,新華社三天內連發八篇文章唱好股市。曾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部副主任的任澤平,在國泰君安發表報告,「黨給我智慧給我膽,5000點不是夢」。中央對孖展風險視而不見,近期又鼓吹社保基金擴大入市規模,均驗證撐股市意圖。
之前地方政府制訂的國企改革方案,均以提高國資上市比例為主打。不過,有內地機構估計,至2015年尾,單單地方政府的國資上市規模將增長5.3萬億元人民幣,相當目前A股總市值的22%。
而最具份量的中央級國企改革方案,一直沒有出台。國資中的「靚資產」其實多數已經上市,未上市的資產通常質素較差。如果一下子提出國資上市率目標,恐怕將拖垮股市。
在今年底前將股市「做靚盤數」,明年才可順理成章推出已經延誤已久的國企改革。
記者︰黃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