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協鑫(3800)前晚公佈了一宗耐人尋味的交易。公司決定把賺錢最多的硅片生產業務,分兩批悉數出售。一批以21億元(人民幣.下同)賣給大股東朱共山,另一批59億出售予財務投資者。交易尚有一項重要的註腳,就是朱共山未來有意再把硅片業務,注入他另一間正在重組中的A股上市公司「*ST超日」之內(有*ST標示,即代表這公司有被除牌風險)。甚至連該名財務投資者買家,都疑是「代客泊車」,未來或會把資產再轉賣給朱共山,即最後又是入了「*ST超日」的口袋。
單看交易作價,市賬率(PB)達1.3至1.6倍,市盈率有12倍,望落合理。但令人不放心的是,這宗是和大股東進行的關連交易。如協鑫真的一如公告所言,想減債、專注發展毛利較高的上游業務,大可把硅片資產賣給一名獨立第三方,攞盡個價,為上市公司創造最大利益。但公司卻選擇把資產賣回予朱共山,仲要朱共山可以「過水濕腳」,先暫時私人持有,日後才再把它透過注入殼股的方式,重新在A股上市。
眾所周知,新能源股在內地的估值,一向較香港為高。協鑫似乎都擔心令一點會遭人詬病,故設立「補償機制」,兩年內朱共山如轉售資產,其賺取的差價,協鑫可攞返一半。如此一來,這是否變相暗示保利協鑫有機會「賣平咗」呢?
朱先生財技之豐富、高超,相信無人會質疑。睇睇協鑫今年買殼、變身而成協鑫新能源(451)表現,如何炒到飛天,即可見一班。要賣產畀朱生?海迪會建議保利協鑫的小股東,打醒十二分精神。
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