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綠城中國(3900)大股東宋衛平反口唔賣盤給融創中國(1918)一周,處於劣勢的融創昨大反擊,發公告表示正考慮就收購作出調整,包括終止收購或擬與另一方合夥繼續進行收購。內地傳媒指,融創有意聯合持有綠城24.3%股份的九龍倉(004)發動要約全面收購綠城,粉碎宋衛平回朝大計。本報就消息向九倉求證,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記者:郭曉琳
不夠財力進行全購綠城,是融創在交易中最大死穴。融創在公告中交代,證監會對這單交易會否觸發全面收購責任,仍未作出裁定,僅關注收購事項於收購守則項下的潛在影響。證監的裁定是使交易陷於膠着狀態近半年的其中一個主因,若然宋衛平與融創董事長孫宏斌被證監會裁定為一致行動人士,則兩者在交易完成後共持有約34%綠城股權。按本港《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融創需全面收購綠城,並以不低於向宋衛平收購價,即每股12元提出,其收購成本便由63億大增至260億元。
聯合收購 成本大減
在證監未有正式裁定前,融創已有「Plan B」。除了打算在收回已支付宋衛平等人約63億元收購代價的情況下終止收購外,融創或對收購目標的股份及其他條款作出調整,若繼續進行收購,則擬與另一方合夥。有內地報道引述消息人士指,與融創合作的正是持有綠城24.3%股份的九倉。如是次交易完成,則融創將與九倉並列為綠城第一大股東。若融創與九倉聯合提出全購,減去九倉持有約5.24億股份,以不低於每股12元收購價計,聯合收購成本約196億元。對融創而言,獲得財力雄厚的九倉支持,固然比單挑全購來得輕鬆。
披露發美元票據集資
而且值得注意是,綠城股價已經回落至昨收市價7.52元,一向數口精的九倉是否願意以每股12元進行全購,仍存在變數,因此收購作價有可能作出修訂,令全購成本亦將較預期低。九倉及融創一旦成功取得大股東地位,不論宋衛平是否願以小股東身份留低,都極為尷尬。這筆交易的死線定於本月31日,融創有權要求延期。
既然或要大灑金錢收購,融創亦未敢怠慢,公告另披露公司擬發行美元優先票據,惟未公佈發行規模及定價。但該報道指籌集資金是為可能進行的全面收購作準備。據公司今年的中期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現金及等值約229億元人民幣,要在一年內應付的短債則為138億元人民幣,若然與九倉各拿近百億港元作收購成本,減去早前已付給宋衛平等人63億元,再拿40億元亦應付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