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A股股價近日狂飆,並成為升市火車頭。券商紛紛唱好,中金公司上周五發報告指,「要消滅市賬率1倍以下的銀行股」,以目前估值計,等於銀行股整體還有至少35%上升空間。事實上,內銀的壞賬率一直上升,風險不斷增加,但在目前內地市場狂熱氣氛下,卻刻意被忽略。投資者或許只有等到潮退時才知道,內銀股價可能並非起舞,而是在裸泳。
根據中銀監數據,內銀不良貸款率在今年中為1.08%,為十年間首次突破1%,至第三季度末再升至1.16%,連續第十二個季度上升。在民間借貸氾濫的溫州,不良貸款率更高達4.41%,意味當地過去一年多的金融改革並無成效。下半年福建上市公司掀起走佬潮,顯示民間借貸環境急劇惡化,更多金融炸彈有待揭發,之後都會反映到新的銀行不良貸款率,數字只會越來越高。
中金報告對內銀的上述估值基於兩個前提:第一,內銀將推出員工持股,如果股價低過淨資產,將直接在市場增持,拉高股價;第二,地方債風險將得到極大緩釋。不過,內銀員工持股涉及國有資產流失,過去多次被叫停,要解決制度障礙恐非易事。另外,中央在年底前急不及待減息,有分析指,主要是幫助債重的地方政府度難關。事件亦提醒外界,中央掌握的地方債實際情況,可能遠遠差過外界預期,難以樂觀。
記者:黃尹華
https://www.facebook.com/decode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