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剛成為香港唯一米芝蓮一星bistro的廚師。
一個,是會為芝士喜也為芝士狂的法國男人。
一個,是會為一支酒說了兩小時的怕羞男生。
一個,是調杯雞尾酒要講情講趣的幽默男人。
這1+1+1+1的方程式,結果成就的,是一間新餐廳。他們每個其實都能獨當一面,卻又偏偏要走在一起,因他們湊巧地遇上尋轉變、求創新的樽頸時刻,於是一拍即合。
為了追求彼此對完美那求同存異的演繹,四個男人天天忙碌地開會、試菜、檢討再開會,有理由相信,這份執着,將會令這個被180度中環風光包圍的小天地,成為2014年結束前,最令人期待的新餐廳之一。
記者:李莉
攝影:梁志永
等了又等。終於,我還是有幸地成為首批踏足這新餐廳的客人。走到安蘭街盡頭,是一座新的大廈,搭升降機到達最高的29樓,門一開,不禁「嘩」了一下,這嘩聲,很單純是送給眼前開揚的中環夜色。「我看中這裏,也是因為這片明明置身中環心臟地帶,卻又像離開很遠的寧靜感覺。」新進米芝蓮一星廚Philippe Orrico笑着說,這舞台的構想圖,是建基於他對法國蔚藍海岸以至整個地中海的懷念,所以,佔據頂樓兩層的餐廳和酒吧,設計以遊艇做藍本,貼近中環風光的陽台,化身成遊艇的甲板,可以讓人安心躺着,欣賞船裏船外的景色。上層是酒吧,藍色作主調,打造的就是遊艇的悠閒氣氛。下層裝潢也不特別華麗,因為,這兒跟他成名的Upper Modern Bistro一樣,只希望成為一個能放鬆心情的小館子。
地中海食材 保留bistro風格
不同的是,這一次Philippe說要以味覺來遊歷地中海。於是,有人很自然聯想到新餐廳賣的是地中海菜。「no no no, 我是用地中海的食材來做我自己喜歡的菜,別誤會來這裏會吃到希臘的沙律。」Philippe強調他這次創作的新菜式仍會保留部份bistro的特點,只是這次食材的焦點會放在地中海沿岸國家獨特的材料上,例如會下很多來自摩洛哥的香料、用南法和意大利的手榨橄欖油,當然還有大量的香草,以及一試便很喜歡的西班牙羊等等。
的而且確,當他端上這次最滿意之作:由西班牙羊臀肉做的香腸,就會發現他做的仍是一貫拿手好戲,小巧、精緻、不忸怩造作但味道層次卻千變萬化。像那羊腸,軟軟腍腍中帶香料的微辣、香草的清新,然後配上特製的乳酪醬同吃,多了少許甜及酸,吃完雖沒帶來拍爛手掌的驚喜,不過卻會留下滿足的安慰感覺。
鑽研香料 跟香檳最夾
Philippe強調這舞台是四個人共同擁有的。所以,很大程度上他的新菜式,其實還是會跟其他三個拍檔環環相扣。這次他特別花心機在鑽研香料、咖喱粉等,因為他和侍酒師Nicolas Deneux都發現香料的辛辛辣辣,跟不同的香檳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化學作用。又因為上層是酒吧風格為主,於是特別花時間創作多一些送酒的精緻小食,如扁豆茸配三文魚子、自家製鱈魚醬伴脆餅等等,通通味道都比較濃烈,為的是突出調酒師Giancarlo Mancino特意為這兒調製的各款雞尾酒,好讓大家安坐在甲板上,可以一杯接一杯,一碟接一碟的品嚐。小食以外,還少不了芝士專家Jeremy Evrard精心挑選的法國農場芝士,然後在陣陣涼風和夜色包圍下,以微熏的感覺來放鬆越來越繃緊的身與心。
油鹽醋用得講究
Philippe對所謂的健康,定義在所用的食材是否優質,而非甚麼單純的少油少鹽,所以,鹽只用法國Guerande出產的,比一般貴10倍,但只下少許已能產生不同的味道層次。而橄欖油則用南法Nyons出品的,只作一次壓榨,味道比任何的香濃。而醋也要選擇在橡木桶裏陳年了12年的Ximenez,全港也只有他和Amber才捨得花錢使用。
ON Dining Kitchen & Lounge
中環安蘭街18號28及2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