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股勢食尾糊內銀 內險 資源股料續追落後

中資股勢食尾糊
內銀 內險 資源股料續追落後

【本報訊】中資股食尾糊!改革憧憬加上減息催化劑,A股上月瘋狂彈高11%,觸發過去一年表現低迷的中資股借勢反撲,惟目前內銀市盈率(PE)全數不足6倍,部份內險股全年計仍然潛水,加上資源板塊極低殘,追落後誘因仍大。踏入年結的12月,有基金坦言,港股全年跑輸中美股市實難交貨,本月會繼續以中資股為核心積極追回報,不排除H指升勢有餘未盡。
記者:林靜

在人民銀行意外全面減息沖喜下,上周中資金融股幾乎動輒升逾一成,國壽(2628)更狂飆17%,海通(6837)及財險(2328)亦有15%進賬,連帶理應受累不對稱減息的內銀亦有好表現,中行(3988)上周升逾7%。惟在一輪大反彈後,H指中仍一地平貨,上周狂升11%的平保(2318),埋單全年仍錄6.3%跌幅;受惠放水的煤炭及水泥板塊,如神華(1088)上周升9%,惟今年仍錄近9%跌幅。

綜合上周五主要藍籌ADR表現,預料恒指今或輕微低開,中資股有機會借勢反撲。

港股跑輸中美股市

平保昨晚宣佈,以每股62元配股集資365億元,較上周五收市價折讓4.7%,根據通告,接貨者數目不多於十個,意味今日沽壓相對較小。
另人行昨草擬存保制的意見稿,擬最高向存戶賠償50萬元人民幣(見另文),分析指或拖低內銀盈利2%。以估值最高的交行(3328)PE僅5.9倍,仍遠較H指7.7倍低,而建行(939)及工行(1398)累計今年升幅最多0.5%,農行(1288)更仍報跌3.4%,仍有空間追落後。
正富資產投資總監溫鋼城表示,港股今年回報不足3%,相較美股近一成及A股近27%,表現差之千里,估計只要內地資金情況不大緊張,仍有機會出現粉飾櫥窗效應,預期恒指目前約10.4倍的PE,年底前有機會逼近11倍,看24800點,旗下基金亦已全攻中資股,料航空及保險會成焦點。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則因油價下挫感不安,擔心引起連鎖負面效應,加上小型內銀上周五炒起,大市或已見頂,目前會以小量中資股在倉底,並選擇性做對沖,看好新能源,但看淡內銀。

恒指今或輕微低開

滬綜指上月大升10.9%,為近兩年來最勁升幅,亦已連續七個月上揚,期內恒指卻大跑輸。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上周五反覆向下,綜合主要藍籌ADR表現,預料恒指今低開58點。今日內地將公佈製造業數據,料成A股走勢指標。
本報調查顯示散戶樂觀情緒降溫,看好後市的散戶指標由前周15.71降至5.56;有貨在手散戶比例,則由44.87%升至54.55%;至於短期有意入市者比例,則由8.14%回落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