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方集:基金經理名氣大過天 - 張宗永

圓方集:基金經理名氣大過天 - 張宗永

店大抑或人大?是我做了多年投行常常遇到的問題。金融行業裏,保險、銀行、證券行、資產管理公司等,要數資產管理公司尤其是對沖基金的個人色彩最濃,有陣子是人大於店。上周談到債券天王格羅斯(Bill Gross)離開自己一手創立並且工作了43年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轉職Janus Capital(有說是他知道大股東安聯人壽(Allianz)要逼他退下一線,所以先下手為強),很多資金亦因此離開PIMCO。意猶未盡,今期再續。

格羅斯債市稱冠

縱使PIMCO不是對沖基金,很多人仍會將PIMCO等同於格羅斯。在債券市場沒有一個基金經理的名氣可以和他相比。《Investopedia》早些時候列舉了史上最偉大的20名投資人,格羅斯是唯一單純以投資債券上榜的(欲知更多,可瀏覽 http://www.investopedia.com)(排名當然是從老美的角度看,中國歷史上的呂不韋、沈萬三、胡雪岩和我們的李超人,通通沒有上榜)。
格羅斯1944年出生於美國中部俄亥俄州,年輕時候隨父母移居三藩市。1966年從Duke University主修心理學畢業後,加入美國海軍,退役後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達臣商學院修畢工商管理碩士。加入職場前,他曾在賭城拉斯維加斯賭21點維生,雖然為期很短,多年後,他仍然不時提到賭桌上經驗,令他學懂控制風險和計算值博率。
資產管理公司有很多不同的經營模式,依靠零售業務(例如互惠基金)的,傾重銷售,基金經理的角色比較輕,但一些做機構客戶生意的,尤其是對沖基金,明星基金經理的去留對業務影響很大。安聯自然對格羅斯的接班計劃非常關心。2006年PIMCO引入亦是投資界的明星埃里安(Mohamed El-Erian)當CEO。
埃里安1958年在美國出生,埃及裔,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在國際貨幣基金會工作了15年,著作甚豐,亦活躍於講壇。1999年他首進PIMCO,任投資策略委員會高級成員,和格羅斯不一樣,外間視埃里安為一思想家,而不是一個交易員。他2006年離開PIMCO,加入哈佛大學管理其永久基金(endowment fund),不足兩年重返PIMCO。
2006年埃里安重返PIMCO,格羅斯曾經出力游說,兩人初時相處尚算愉快,但始終兩人的性格出身和行事作風都截然不同,格羅斯曾經說:「穆罕默出身於國際貨幣基金會,喜歡開會人坐得滿滿,我比較喜歡少人,避免一些代表大眾意見的『溫吞水』決定。」

投資者只看表現

基金行業是很現實的,埃里安在PIMCO的表現並不好,由他負責的Global Market Asset Fund,規模一直未能做大,只有20億美元的資產,2013年更虧損10%。在這投資表現就是權力的行業,格羅斯和埃里安的磨擦越來越激烈,《華爾街日報》曾經報道,格羅斯向埃里安咆哮說:「我有41年的投資超卓紀錄,你有甚麼!」
今年1月,埃里安終於辭職,但這並沒有為格羅斯帶來解脫,反而越來越多箭頭指向他;投資表現平平再加上管理失當,格羅斯開始感覺大股東安聯對他不滿。
格羅斯的外向兼臭脾氣是市場通曉的,他曾說:「會議結束後,是不是每個離開會議室的人都帶着微笑就代表會議成功呢?如果蠔殼內沒有沙粒,也不會有珍珠了!」在越戰時曾經服役海軍的格羅斯從不嘗試掩飾自己的內向性格,他曾要求公司員工不可以在早上和他交談,他和埃里安共管PIMCO時,亦喜歡用電郵溝通,縱使倆人的交易枱相隔咫尺。
然而,PIMCO的投資者會關注基金公司裏面氣氛是否和諧,同事是否相處愉快嗎?大部份人的想法是:一切只看表現,其他與我何干?

張宗永
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