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勝,台灣贏」,連勝文把這口號當皇牌,乍看有點眼熟,覺得兆頭不好,起初以為是已成經典的「香港贏,劉江華要輸」影響太深刻所致。
台北市民會怎麼想?你選市長就選市長,做個好市長唯一任務是把台北搞好就好,一切以台北本市利益為重,就像對手的口號:「一個更好的台北」,多樸素多王道。台北由你藍營勝出,台灣也就贏了,這什麼邏輯,你一黨之利益,關台北市民什麼事?想到這,才記起,這正是中國好香港好、香港好大家好、你好我不太好的陳年老古董復刻版。結果輸到直,也輸得值。
但這不怪連勝文,國民黨史上大慘敗,怪誰呢?大家心知肚明,但落敗候選市長一個個急着自責、搶着問責,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團隊做的很好。多好啊,這風度,都是公平選舉制度逼出來的。
我一直在台視中視兩邊跳着看,一家偏藍親中,一家比較中立,但兩邊主持人以及評述嘉賓,都沒有對執政黨留情,不像我城之所謂中立傳媒,讓不中立的嘉賓講得不清不楚,口吐妖言,多好啊。
台媒體都在猜,罪魁英九哥會不會辭去黨主席,自行為藍營卸掉負資產。結果,英九哥出來,輕輕道個歉,並已答應行政院長以及黨秘書長的請辭。他本人,會搞改革,對辭職不置一辭。這,多似曾相識啊。
行政院長江宜樺一向只聽英九哥的話而行事,他要為政府政績負責,哥反而留下來重新組閣,搞改革?又要開委員會研究研究?這事不關己劃清界線的肩膀下垂症,也好熟悉啊。英九哥出名冇朋友,黨內大佬細佬陽奉陰違,組閣卻偏偏當組織聯誼會,九唔搭八的友好往往無辜被任命。英九哥致命傷是有賣台嫌疑,對於太陽花運動後遺也沒有處理好,任由不滿情緒發酵。這,這實在是太熟悉了。英九哥與振英哥原來是對同病不同命的鴛鴦。
台灣友人不恥英九哥無能,國民黨無人,在短信中跟我說:安啦,這次是最後通牒,下回就用選票懲罰,把他們全換掉啦。
多威武,我回他:我靠,我們將來選市長,沒有大boss加持,是沒有柯文哲這樣的人可選啦,我們最威武,也只能用白票懲罰所有候選人,這有什麼意思?不安啦,羨慕嫉妒恨啦。
(編按:消息指馬英九周三將辭去國民黨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