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玉泉、綠寶橙汁,還有樽裝維他奶,買一樽,站在街上喝,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不過,這種情懷,就如式微的士多和辦館,成為一個時代的產物,不復再見。
士多賣洋酒「升呢」
半世紀老店,在易手加租下被迫告別上海街,周溢笑說自己「收買佬」出身,店內甚麼都可變賣,惟獨老父留下的鎮店之寶「大光燈」屬非賣品,「以前呢度成日停電,冇咗佢,就做唔到生意,你話幾緊要?」而掛在店內一角的「宏開駿業」小橫匾,也會留下陪伴終老。
這個鎮店之寶,見證小店由小士多「升呢」成為辦館,功不可沒,「以前嗰個年代,冇嘢緊要得過搵食。大年初一、夜晚停電,都要開門做生意,冇咗佢點得?」新一代未必知道甚麼是辦館,周溢打趣謂其實係「搵笨」。「其實都係賣汽水、零食、柴米油鹽,只不過辦館賣埋高檔嘅洋貨洋酒,就好似𠵱家啲樓盤,一條樓梯幾格階磚叫自己做廣場,幾間套房就叫自己酒店,好聽啲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