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排大家興起去旺角購物,其實多少係「大懷舊」箒。查實一班老餅,包括我仲係麻甩仔嘅時候,邊個買嘢唔落旺角兜幾轉先安樂㗎。
廿幾年前嘅旺角,同𠵱家一樣咁旺。中學母校位於何文田,最優越就係放學可以流連旺角,正所謂「開心睇鞋,唔開心又睇鞋」,喺波鞋街逐間舖行,係放學後嘅指定動作,同一款鞋,格到最抵價;但當你諗住action時,sales姐姐一句就打爆你個如意算盤:「冇你個size喎!」死死氣又兜幾個圈,另一間有size冇特價,焗住買啦。哈,sales哥哥就施施然打電話call隔籬舖攞貨,一分鐘後貨到,而送貨姐姐就係話畀我知冇size嗰位。
由卡式帶到唱片到CD到DVD,大家喺旺角當然買唔少,雖然都係越買越少。不過我最深印象嘅,係位處信和地庫某陰暗角落嘅一間舖──當年冇YouTube,呢位店主賣嘅係自己用VHS同錄音帶私人珍藏嘅歌星片段。玩法係你想要邊年邊日邊個電視節目,佢就搵返嚟幫你過落另一餅VHS度;店主亦會自製唔同歌手嘅精華,一餅VHS入面可以儲齊某位歌手過去幾年嘅電視片段,喺當時真係功德無量㗎,印象中連80年代電視台嘅世界盃節目都有。我就試過喺佢嗰度買咗隻市面冇得賣嘅VCD,係哥哥第一次紅館演唱會,一路睇一路回味,此刻無價!不過,我諗佢啲片段真係過來過去有幾百次,質素麻麻。
旺角食lunch不嬲貴啲,但就有種「書友仔出城」嘅感受,當年一個月總會儲夠錢食番餐「金牌」或者「金鳳」,八個半食五味,餐湯餐包餐飯餐飲仲有杯三色雪糕㖭;不過學生哥要留意返,五味係一次過上晒枱,唔想杯雪糕溶就要食快兩啖飯,通常10分鐘可以交枱畀下圍。 我唔多砌模型,所以去親模型舖都係醉翁之意,借啲意就去埋邊睇日本啱啱興起嘅寫真集,不過只係得封面睇,隔籬漫畫店啲漫畫一樣黏實晒慌死蝕底。最大方反而係賣外國雜誌嘅舖仔,台語系日語系同美語系都有,啱啱出嚟做運動呢行嗰陣,睇雜誌收料真係幫到手;但佢哋有個共同點,就係執得好快!
旺角,以前好多獨特嘢賣,由樓上賣波衫到成個商場都係做影印,以至四樓賣四仔,都係「此舖只應旺角有」。家陣好多舖頭都已經唔見咗,轉咗賣乜?就真係要出去行吓先知嘞!
KEYMAN
節目主持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