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解決貧窮問題,目前仍依賴綜援制度。扶貧委員會昨首次公佈各針對性扶貧措施的成效,去年政府撥款135億元用於綜援,助19.1萬人脫貧,貧窮率下降2.8個百分點;其次是長者生活津貼,去年投放101億元,有近10.7萬人受惠。惟在職貧窮仍多達51.7萬人,較前年減少2萬人,貧窮率只微降0.4個百分點至8.7%。
賴拉布延遲推行津貼
本港去年勞動市場向好,但在職貧窮問題未見改善,在職貧窮戶達15.5萬,當中逾八成是三人或以上的家庭。
政府去年放寬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的申請資格,僅助8,000人脫貧,貧窮率只下降0.1個百分點。扶委會主席林鄭月娥表示,原定明年底推行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受立法會拉布影響,預期要延至2016年。
雖然長生津的扶貧成效較佳,但仍有28.5萬名長者活於貧窮線下,貧窮率30.5%,平均每三名長者就有一人捱窮。兒童貧窮的情況略有改善,由20.9萬人減至19萬人,貧窮率18.6%,下降1.3個百分點。
觀塘再成為全港最窮地區,貧窮人口11萬,其次是元朗有8.4萬窮人,沙田則超越葵青成第三窮困區,貧窮人口有八萬。統計處正進行新一輪住戶開支統計調查,有助了解貧窮住戶的開支模式,為貧窮線提供補充分析。
約20名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成員昨戴上黑手套、撐起「全民退保」黃傘在政總外示威,不滿特首梁振英「走數」,未有跟進退保研究,違背競選承諾;並批評退保研究只諮詢扶委會,是黑箱作業,促作公眾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