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今年度神戲的《星際啟示錄》中,男主角為了拯救地球而飛上外太空,不知何年何日才能返家。現時各大央行輪流放水,目標為拯救經濟,同樣不知幾時有收成,強如美國,也要六年時間才重返「正軌」,就算停止買債,亦不急於加息。救經濟任務艱巨,究竟中國、歐洲及日本能否穿過金融蟲洞尋得樂土?還看今集「投資導航」分析各央行的「放水啟示錄」,從中探索投資機會。
中國突減息 A股大好景
【無限憧憬】
在市場一面倒沒有大規模放水的預測之下,人民銀行罕有在年底之際、本月21日傍晚突然宣佈全面性的不對稱減息,為2012年7月後兩年半以來首次。上周一起將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減0.4厘,存款利率減0.25厘,官方解釋是要為中小企高企的借貸成本紓壓。市場對突如其來的放水行動紛表驚訝,中港股票市場大幅上揚,滬綜指截至上周四止連升6個交易日,單計減息後已飆升5.8%;恒指則有2.4%進賬。
投資建議:吼內險券商股
市場分析旋即大轉向,多間大行紛表態認為減息行動非偶一為之,而是「周期性」政策,高盛認為行動令未來持續減息降準機會上升,下次減息或在明年初;花旗則認為措施對中資股帶來正面影響,惟長線內銀則有壓力。有基金經理相信,是次減息非常突然,揣測中央對全年經濟增長保持在7.5%沒有信心,減息行動是要令全年增長「有藉口」達標,股票市場短線是利好消息。
內地突然減息,原本爭相以高息搶人民幣存款的本地銀行立即縮沙,息口幾可肯定見頂,食息一族不妨考慮正在公開發售的新一批國債,息率為2.93厘,為六年新高,年期兩年。今次零售額度為30億元,將於下月5日截止認購。但要留意的是,由於市場預期內地減息周期開始,人民幣有貶值壓力,提防出現賺息蝕滙情況。
股份方面,減息對重債股肯定最有利,內房股及紙業股已率先反彈,從圖表看,中國海外(688)走勢最靚,冷腳可吼高啤打股保利置業(119)。此外,內地股市受惠減息狂升,利好內險股及券商股。
中國太保(2601)已逼近上市新高,銀河證券(6881)更破頂,兩者值得優先考慮;想簡單一點,可直接投資A股ETF如安碩A50(2823)及南方A50(2822)。
日本憂通縮 出招谷經濟
【力挽狂瀾】
日本央行於上月底出乎意料擴大量化及質化寬鬆(QQE)規模,首相安倍晉三本月中又宣佈押後至2017年4月調高消費稅至10%,政府動作多多,全因通縮憂慮始終未有離開日本。
日本央行10月31日宣佈,將每年基礎貨幣的擴張規模,由60至70萬億日圓,擴大至80萬億日圓,並且將年度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及地產投資信託(JReits)購買規模,擴大兩倍,持日債存續期擴大7至10年。
該行指,再度出手是因為擔心油價下跌遏抑消費物價向上。而日本於本月中公佈,第三季經濟出乎意料負增長1.6%,跌幅雖不及第二季的7.3%嚴重,技術上卻再陷衰退。安倍晉三隨後宣佈延遲上調消費稅。有分析亦指,4月上調消費稅後對經濟構成壓力,迫使日本出手加碼放水。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如有需要,日本央行將不會猶豫再次採取行動。
投資建議:留意億和歐舒丹
日本央行意外加碼放水,令日圓兌每美元自10月底以來下跌4.5%;交銀香港環球金融市場部經濟及策略師何文俊認為,日圓將持續受壓。
他又指,與歐洲央行一樣,日本央行放水亦利好東南亞市場。另方面,日本的長線退休基金需要尋求國外投資機會,基於風險考慮,該批資金傾向投資與日本檔次相若的國債,因此主要發達國如歐美地區的國債將會受惠。
股份方面,日圓貶值概念股似乎未有作為,分別經營零食店759阿信屋及零食物語的CEC國際(759)及四洲國際(374)呈悶局,故不妨從經濟復蘇角度出發︰工業股億和(838)主打辦公室設備模具,大部份客戶均來自日本,有望食正條水,加上汽車及手機業務正在起飛,可伺機收集;歐舒丹(973)最大市場亦在日本,亦可兼顧。
歐央行或再買債
【因時制宜】
歐洲央行在9月時決定減息10點子,將基準利率降至歷史最低位0.05厘,同時宣佈從10月開始購買資產抵押債券(ABS)。
日前再有報道指,歐央行副行長康斯坦西奧(Vitor Constancio)表示,將於明年首季評估目前刺激措施的成效,若證明效力不足,該行將考慮購買其他資產,包括在次級市場購入主權債券。行長德拉吉亦早已表明,為盡力提高通脹,必要時該行會擴大資產購買規模及範圍。
投資建議:思捷9.8元吸納
分析指,歐元區現行的寬鬆措施,實行時固有的限制仍然存在。首先,歐洲的ABS市場規模相對較小,因此歐央行買入此類資產的政策將難以發揮顯著的效用。
另一方面,儘管德拉吉倡議改革公共財政,和推行刺激措施促進經濟復蘇,但成員國財政政策自己顧自己,亦令改革工作同樣舉步維艱。不過,市場仍然期待德拉吉再推出一個更有力、足以壓低歐元滙價,以及推動通脹的貨幣政策。
歐元近日守於1.25美元水平附近,但由歐央行官員的口徑來看,仍然未對進一步寬鬆政策有共識,所以未有大跌,但短期仍以逢高造淡為主要策略,短線目標睇1.24,或進一步看1.2370美元水平。野村指,技術上歐元早輪反彈或演變成底部在1.2358水平的雙底。
股份方面,假如歐洲經濟復蘇,炒思捷(330)乃不二之選,公司近九成業務在歐洲,肯定率先受惠。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最近一季營業額跌幅達雙位數,但管理層其後竟罕有增持股份,當中包括主席柯清輝、副主席鄭明訓、行政總裁馬浩思及財務總監鄧永鏞,涉資以千萬元計,說不定是見底先兆,作價約9.8元水平,投資者入市時可作參考。
美加息未有指引
【穩步退市】
全球四大經濟火車頭,歐洲、日本和中國都各有隱憂,正處於新一輪放水周期,只有美國有條件啟動退市。面對兩極化的貨幣政策和經濟環境,專家料美元資產仍會得寵。以上季為例,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高達3.9%,遠勝歐元區的0.2%增長,日本更出乎意料連續兩季負增長,再陷入經濟衰退的泥沼。
基於經濟穩步復蘇,聯儲局今年1月起縮減買債規模,並於本月完全終止,為QE3畫上句號。雖然儲局在10月的議息聲明中,保留「持續低息」的前瞻指引,但對勞動市場的描述,明顯較之前樂觀。
雖然儲局未有就何時加息提供清晰的指引,但市場相信明年加息勢在必行,最快明年中就會調高現處於0至0.25厘的聯儲基金利率,成為首個加息的經濟大國。
在美國退市刺激下,美元下半年開展升浪,美匯指數近期已升至88.3的逾四年新高。專家估計聯儲局一旦落實加息,美匯指數有機會升至100水平。隨着美國經濟加快復蘇,已處於第六年牛市的美股仍被看好,有美國股壇教父之稱的賓州大學財務教授西格爾(Jeremy Siegel)繼續擔當大好友,估計道指明年底挑戰20000點,即較現價有逾10%升幅。
投資建議:利標業績省鏡
股份方面,美國經濟全面復蘇,可揀九成生意均來自美國的品牌銷售商利標品牌(787),公司早前公佈第三季業績,核心盈利達8.8億美元,第四季屬傳統消費旺季,業績肯定更勁。美元強勢,亦可考慮剛公佈業績的化妝品股歐舒丹(973),期內因錄得匯兌收益,中期純利大增1.6倍,核心盈利亦增逾四成,管理層明言,未來美元變化對公司影響更大。放榜後走勢凌厲,投資者可候回試19.5元吸納,中線睇升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