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仔貸款百萬 70萬是手續費

財仔貸款百萬 70萬是手續費

【本報訊】私人貸款廣告、財務公司等透過電話推銷借貸手法層出不窮,工聯會今年9月底至今,接獲七宗有關借貸公司涉不當取得個人資料、冒認銀行職員或收取巨額手續費求助個案,涉款由數萬元至逾百萬元不等。有投訴人接獲訛稱是銀行職員的電話,指可轉介向財務公司借貸110萬元,但有70萬元竟是手續費。工聯會質疑電話推銷員清楚說出事主名稱、財務情況等資料,懷疑有銀行和財務公司洩漏客戶私隱。

疑銀行洩客戶私隱

明仔(化名)樓宇按揭連同信用卡欠款,約有73萬元債務,9月中他接獲一名聲稱是中國銀行的職員來電,指可轉介他到中銀屬下的會計事務所簽約,並向財務公司借款110萬元,但竟被財務公司收取約70萬元巨額手續費,只餘下約40萬元繳付信用卡欠款及28萬元財務公司的債務,最終未能解決財務問題,反欠債約145萬元。
明仔指當發現財務公司有問題時,曾向中銀查詢,但銀行指沒有該職員,疑有人冒認銀行職員詐騙,曾到天水圍警署及中環報案但不獲受理。他昨再到天水圍警署報案,暫列「求警調查」案處理,交由元朗警區刑事調查隊第十隊跟進。協助明仔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稱,致電給明仔的電話推銷員能夠清楚說出事主名稱、欠債金額等,懷疑有銀行和財務公司洩漏客戶私隱。
麥美娟續稱,近月透過電話誘導市民誤墮借貸服務陷阱的情況越見猖獗,9月底至今,工聯會已經接獲七宗與電話推銷借貸服務的求助個案,涉款由數萬元至過百萬元不等。她指當中不少個案涉嫌假冒銀行職員,博取信任、或收取高昂的手續費。
中國銀行發言人回覆,指銀行對職員處理客戶的個人資料設有嚴格的指引及內部監控措施,並遵從《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規定處理及保存客戶個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