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專題】
國際油價持續下跌,按常理飛機燃料開支應會跟隨下滑。不過,有美國消費者發現機票價格不跌反升,有分析指,票價高昂的「罪魁」是航空業界整合造成寡頭壟斷的後遺症;而票價與油價的關係早已脫鈎。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更預測,航空業今年可因油價下跌而多賺43%,但要等經濟衰退才能推低票價。
要了解機票價格與油價已失去連動關係,要由美國一個消費者的例子開始。美國人奧克曼經常因工作穿梭於印第安納州與康湼狄格州之間,雖然近期油價下跌,但內陸機票價卻一直上調,由起初的425美元加至450美元,其後再加至525美元。
但他登上Priceline.com網站查閱,發現若他由陸路駕車穿過1,674英里路程,雖然要花26小時,但油錢卻僅需172美元,較機票錢便宜353美元。有學者為此作出分析,指出業界近年不斷整合,大公司吞併小公司後,造成寡頭壟斷,反令業界競爭減少,機位更緊張,令航空公司得到有更大的定價能力。
一直以來,燃料成本通常佔航空公司整體營運成本約25%至33%,機票價格與油價是掛鈎的。以上月為例,飛機燃油價下跌12%後,機票價僅下調1%;有數據更顯示自去年12月計,機票增速較航空公司燃油成本開支快3.6倍。
里士滿大學運輸經濟學教授George Hoffer指,企業合併實際令市場失去大型競爭者,導致機票價格上升,航班數量也會有所減少。在乘客數目不變下,機位更加供不應求,航空公司根本沒有誘因回饋乘客,情況有如星巴克咖啡不會因咖啡豆跌價而減價一樣。反而減價會令乘客增加,航班難以負荷。
航企盈利率高達5.7%
除了機票價格企硬外,現時航空公司仍然上調寄倉行李費,加上用於對沖的燃油附加費居高不下,早已令消費者感不滿。但航空公司一於少理,因為寡頭壟斷下,這狀況更容易賺錢。
截至今年9月的12個月內,美國航空業一共節省了16億元燃料費,是十分可觀的數字,亦令今年頭三季航空公司盈利率高達5.7%。航空顧問公司LexVolo負責人指,要機票價跌,可能要經濟衰退期才有可能,否則只會維持於現水平。因為燃料成本下跌,代表航空公司賺大錢,沒有必要減價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