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普查:2,100個營帳

營口普查:2,100個營帳

【本報訊】雨傘世代在金鐘築起另一個家,柏油路上的營帳飽歷兩個月的風霜,依然注滿佔領者的堅毅。註冊社工熊百祥是區內唯一營口普查員,自發隔天深夜點算營帳數量。金鐘佔領區11月初高𥧌期有2,360個營帳,荒廢營帳被清走後,最近兩周仍維持2,100至2,200個,反映佔領者的決心,「擺得喺度就預咗長期留守,如果要返,隨時返到」。
熊百祥10月下旬自發點算金鐘營帳,最初困難「多到黐線」,夏慤道及添美道因附近有食肆,夜後蟑螂老鼠橫行,他又經常不慎踢到營帳,或被舊式營帳的繩子絆倒,佔領者良久才對他放下戒心。

部份人隔天或周末返回

經過16次點算,他發現立法會及添美道營帳數量浮動,夏慤道、干諾道中及邊防數量平穩,添馬公園原本是周末「度假區」,但部份營帳被康文署沒收,公園營帳日漸減少。據他觀察,現時佔領者未必每天留守,有些隔天或周末回來;寒風也趕不走他們,干諾道中行車天橋頂非常當風,但近日營帳數量不減反增。最近立法會衝擊後營帳數量銳減,隨即又回升。他預期佔領運動「冇咁快完」,會繼續點算,為沒有經歷雨傘運動的下一代留下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