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葉兆輝教授相識兩年,最先是葉教授電郵希望我們刪除動新聞一條用氦氣自殺事件的新聞動畫,到我們互相拜訪交流,討論一份高銷量報章和高點擊率新聞網站,我們應如何報道自殺新聞。葉教授當然是希望我們不要將自殺放在報紙顯著版面,索性不報道就更好。但作為報章,我們不能不報道,但我們非常同意葉教授的意見,在報道自殺新聞時,我們不能只公式化的報道,記者應從多角度採訪,探討政府和社會一些資源是否不足、家人朋友關懷是否不夠,自殺後家人會悲傷等等。
日前何文田愛民邨三小時內有三人疑因病厭世墮樓死亡事件,《蘋果》大篇幅報道,但引言都用「留下孤寡傷心欲絕;街坊欷歔嘆息,社區團體呼籲大家珍惜生命,期望家人及鄰里對長期病患及有困擾人士給予多些關懷及協助」。文內亦大篇幅訪問了明愛向晴軒和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亦找來專科醫生講解,也算是有做到該做的。葉教授亦特來鴻文指「香港一些媒體(如《蘋果日報》)試圖發掘死者生前的壓力事件,如身體疾病,並訪問專家,提供因應之道與治療方式。此等從事實出發,提供求助資訊的報道方式,或能鼓舞處於相同困境的人尋求適當協助,進而防止自殺事件的發生」。
沙膽虹在此多謝葉教授鼓勵,並希望我們同事對處理自殺新聞時記着葉教授的提醒,亦不要渲染。在這宗新聞,若能有一些勇敢抗病魔的成功個案,激勵人心,那就更好。
記得肥佬黎講過,我們作為媒體,做到咁大,一定要王道!
沙膽虹
twitter賬號:khcheu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