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瘋狂租金,自由設計師Otherway另有妙計。她捨棄「瓦遮頭」,帶着自家設計、由朋友幫忙製造的木頭車遊走各區藝墟,建立品牌「thisway cafe」。品牌名稱除了呼應她的名字,也代表她與木頭車走到社區不同角落,與知音人分享快樂。她既賣手沖咖啡,也賣個人風格,「一來自由啲,想去邊就去邊,如果租地方,一部份收入就要畀咗業主,想試吓用自己嘅方法生存」。
這間流動cafe原本是Otherway修讀平面設計時的功課,最初想效法周星馳筆下的「篋神」製作百寶皮箱,「一打開變出一個攤,拎出街就擺到檔」,但老師嫌「唔夠靚」,最終她把它演變成木頭車,畢業後繼續經營。木頭車有個小小工作台和櫃子,依附在單車上,近似已幾乎絕迹的雪糕車,外形充滿「文藝青年」味道。「大家覺得木頭車得意,好容易打開話題,一路飲咖啡一路傾偈最開心,比傳統cafe多啲互動」。
「舊式香港感覺應保留」
她本身喜愛喝咖啡,不斷改進產品的味道,最近與一本地咖啡豆供應商合作,混合十多種豆研製獨有口味,又加入煉奶沖調,令出品近似大牌檔風味;另外有售手工曲奇和自家設計環保袋等。除了年輕人幫襯,也不時有中年人感驚奇,上前一探究竟,客路甚廣。
Otherway身形纖纖,每次帶木頭車出門,要先將它拆成三件,到埗再組裝。有次在夏天到上環太平山街擺檔,推得滿身大汗,未組裝已差點中暑,但無損她興致,更啟發她推出冰涼夏日特飲。「去旅行見到國外好多人用van仔或者手推車賣嘢食,香港以前都有賣牛雜、魚蛋嘅小販,我覺得小販唔係可有可冇,舊式香港感覺,應該保留」。thisway cafe網頁: https://www.facebook.com/heyiminthis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