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骨科專科醫生楊樂賢與兒科專科醫生高楊揚,被投訴亂診斷少年X重金屬中毒案,X母親A女士昨於醫委會繼續作供。她透露兒子第二次向楊求診時,楊指他面色陰暗及有黑眼圈,護士拿出一支「魔法棒」掃描X身體後,楊建議他接受磁場治療。A坦言不理解治療用途,但因相信楊是專家及擔心兒子同意治療,「我記得很清楚他(指楊)說我兒子病得很重時那表情!」
記者:陳凱迎
事件發生於2005年。A女士昨繼續以英語作供,憶述當年帶兒子X向楊和高求診的情況。
A透露,X自小學階段已被學校投訴頑皮、愛破壞及在課堂造成滋擾,由於X在幼兒時,曾因接種疫苗而出現嚴重反應,包括一度缺氧,故A懷疑X的行為問題,與幼時曾打針有關。
她自己上網找資料,認為孩子的症狀類似水銀中毒和自閉症,遂於一個名為「International Board of Clinical Metal Toxicology(IBCMT)」的機構名冊上,找到楊樂賢的名字,並認為楊是毒理方面專家,決定帶X向楊求診。
稱面色陰暗有黑眼圈
A憶述,兒子首次向楊求診時被剪下頭髮樣本,送往美國進行水銀水平測試。第二次求診時,楊指X面色陰暗及有黑眼圈,護士隨即拿出一支「Wand(魔法棒或棍)」,從X的頸到腳進行掃描,然後指X的頸和膝蓋都有「blockage(堵塞物)」,建議X接受磁場治療,並向A展示一大堆文章和書本。X隨後被帶到另一間房,在兩邊太陽穴貼上儀器進行治療。
A坦言,不明白磁場治療的作用,結果被辯方大律師質疑,為何在第三次診症時,她會容許孩子再接受相關治療。
A回答時情緒頗為激動,直言當時相信楊的專業,治療又非入侵性,故沒有懷疑楊提出的治療。
IBCMT網頁顯示,持牌醫生完成由該機構提供的筆試和口試等要求後,就可申請成為會員。香港中毒諮詢中心顧問醫生謝萬里坦言,對IBCMT沒有認識,所謂的「磁場治療」則屬另類療法。
謝萬里表示,若在本港要稱為毒理學專家,必須具有在中毒中心工作的經驗,以及擁有由醫委會認可機構發出的證書,但當中並不包括IBCMT。